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康庄咫尺有千山,欲问紫姑应已还。
人似常娥来陌上,灯如明月在云间。
车头小女双垂髻,帘里新妆一破颜。
却下玉梯鸡已唱,谩语齐客解偷关。
白话文翻译:
宽阔的道路近在咫尺,却有千山万水阻挡,想问那位紫姑应该已经回来了。
人就像常娥一般在街上走动,灯光如同明月在云间闪烁。
车头的小女孩双髻垂下,帘内的新妆令人心动。
刚刚下了玉梯,鸡已经鸣叫,细语轻声中,客人们也似乎在偷偷地关闭门户。
注释:
-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 紫姑:传说中的女神,常与月亮有关,寓意美好。
- 常娥:月亮女神,常被描绘为美丽的女子。
- 玉梯:象征着通往高处的阶梯。
- 谩语:轻声细语,带有随意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是宋代著名诗人,字圣俞,号少微,晚号梅溪居士。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脱俗,语言简练,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的晚年,正值社会变迁与个人内心探索的时期。诗中描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又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开头两句“康庄咫尺有千山,欲问紫姑应已还”,在描绘出宽阔道路的同时,也隐喻了生活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紫姑的存在,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而“千山”则表明了实现这一渴望的艰难。
接下来的“人似常娥来陌上,灯如明月在云间”,通过常娥与明月的比喻,表现出一种梦幻般的美好,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氛围。这种意境不仅令人陶醉,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求。
在描绘小女孩和新妆时,梅尧臣用“车头小女双垂髻,帘里新妆一破颜”展现了生活的细节,给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最后两句“却下玉梯鸡已唱,谩语齐客解偷关”则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感悟,鸡鸣代表着早晨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而“谩语齐客”则增添了几分人情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康庄咫尺有千山:描绘了道路开阔,但有许多障碍,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欲问紫姑应已还:表达对理想的追问,紫姑的归来象征着美好的希望。
- 人似常娥来陌上:将人比作常娥,突出女子的美丽与超凡脱俗。
- 灯如明月在云间:灯光如同明月,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 车头小女双垂髻:描绘小女孩的形象,增强画面生动感。
- 帘里新妆一破颜:新妆的女子增添了生活的美好。
- 却下玉梯鸡已唱:玉梯象征生活的提升,鸡鸣暗示新的一天开始。
- 谩语齐客解偷关:轻声细语表达了人情的亲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灯比作明月,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将灯光、人情赋予人性,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富有生活气息,情感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康庄:象征宽广的前途和希望。
- 紫姑:代表理想与美好。
- 常娥:象征美丽与梦幻。
- 灯:寓意温暖与希望。
- 鸡鸣:象征新的开始与生活的节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项是“紫姑”的象征意义?
A. 理想与美好
B. 现实生活
C. 亲情关系
D. 自然风景 -
“人似常娥来陌上”中的“常娥”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月亮女神
C. 一位历史人物
D. 诗人的朋友 -
“鸡已唱”暗示了什么?
A. 夜晚的结束
B. 新的一天的开始
C. 生活的困顿
D.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又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与生活的情感,但梅尧臣的作品更为细腻,情感真挚,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静谧与哲理。两首诗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