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八》

时间: 2025-01-04 10:01:07

前殿临朝百辟回,後宫廷阁九重开。

鸣梢已自金阶出,黄屋初迎玉辇来。

不问偷桃方朔饱,谁知载戟子云才。

群官望幸无名姓,只有穷吟许外陪。

意思解释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八

原文展示

前殿临朝百辟回,後宫廷阁九重开。
鸣梢已自金阶出,黄屋初迎玉辇来。
不问偷桃方朔饱,谁知载戟子云才。
群官望幸无名姓,只有穷吟许外陪。

白话文翻译

前殿上朝,百官纷纷回转,后宫的楼阁九重高耸。
鸟鸣已经从金阶上飞出,黄屋刚刚迎接玉辇的到来。
不去问偷桃的方朔是否已经饱满,谁又知道载戟的子云才。
众多官员心怀侥幸,却没有名姓,只能陪伴在外吟咏。

注释

  • 百辟:指百官,古时对朝廷官员的称谓。
  • 后宫:指皇帝的后宫,通常是指后妃及其生活之处。
  • 鸣梢:鸟鸣的声音,生动地描绘了早晨的景象。
  • 金阶:指殿前的金色台阶。
  • 黄屋:指皇帝的车驾。
  • 偷桃:指方朔的故事,方朔因偷桃而被指责。
  • 载戟:古代官员的称号,指持戟的官员。
  • 穷吟:指贫穷的吟唱,表示无名的诗人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应龙,号鹤汀,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1002年,卒于1060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梅尧臣在朝为官期间,正值宋代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中描绘的是朝廷的繁华与官员的心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生活。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诗通过描绘朝廷的早晨场景,展现了政治生活的繁忙与复杂。开头两句,"前殿临朝百辟回,后宫廷阁九重开",描绘出一个庄重而繁华的朝廷场景,展现出皇帝与百官之间的互动及后宫的神秘。诗中"鸣梢已自金阶出",通过鸟鸣的声音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的早晨,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接下来,"黄屋初迎玉辇来",通过描写皇帝的车驾,突显出皇帝的威严与权力。紧接着的“谁知载戟子云才”则转入对官员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权力与名利的质疑。最后一句“只有穷吟许外陪”则反映出诗人身处权力中心却无名无姓的孤独感,表现出一种对高位者的渴望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梅尧臣对政治生活的深刻观察和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体现了他对权力游戏的反思与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殿临朝百辟回:描绘朝廷的庄重场面,百官朝拜的情景。
  • 後宫廷阁九重开:后宫的高阁如九重塔楼般开启,象征着权力的深邃与神秘。
  • 鸣梢已自金阶出:鸟鸣声从金色台阶上响起,渲染出清晨的生机。
  • 黄屋初迎玉辇来:描写皇帝的车驾刚刚到来,突显皇权的威严。
  • 不问偷桃方朔饱:无暇顾及世俗的荣华富贵,引用方朔的故事表现对名利的冷漠。
  • 谁知载戟子云才:对持戟官员的身份的唏嘘,反映出对功名的反思。
  • 群官望幸无名姓:众多官员渴望得到恩宠,却没有名姓,暗示了官场的竞争。
  • 只有穷吟许外陪:最终只剩下诗人孤独的吟咏,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殿”与“后宫”,“鸣梢”与“黄屋”等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鸣梢”与“黄屋”的描写,隐喻权力与生机的交织。
  • 拟人:将鸟鸣拟人化,赋予其生命,使场景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权力中心的繁华与个人命运的无奈展开,反映了诗人对权力、名利的思考与对自身处境的感慨。通过对朝廷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名声与地位的追求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百辟:象征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鸣梢:代表生机与希望。
  • 黄屋:暗示皇权的威严与奢华。
  • 穷吟:象征诗人的孤独与对命运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前殿临朝百辟回”中的“百辟”指的是什么?

    • A. 百花
    • B. 百官
    • C. 百姓
    • D. 百兽
  2. “鸣梢已自金阶出”中的“鸣梢”指的是?

    • A. 雨滴
    • B. 鸟鸣
    • C. 风声
    • D. 雷声
  3. 诗中提到的“黄屋”是指什么?

    • A. 皇帝的车驾
    • B. 皇后的寝宫
    • C. 大臣的官邸
    • D. 民众的房屋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 李白《将进酒》:通过饮酒作乐的方式,表现出对名利的不屑与对人生的洒脱,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