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院》

时间: 2025-01-14 09:15:07

野径欹危入谷斜,曲岗回岭共交加。

经年不到为隔水,此日独游因看花。

两岸烟云闲景物,一轩泉石静生涯。

自怜冠珮婴身者,直入樊笼老岁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明教院 文同 〔宋代〕 野径欹危入谷斜,曲岗回岭共交加。 经年不到为隔水,此日独游因看花。 两岸烟云闲景物,一轩泉石静生涯。 自怜冠珮婴身者,直入樊笼老岁华。

白话文翻译:

荒野的小径倾斜着通向深谷,曲折的山岗和连绵的山岭交错在一起。 因为隔着水,多年未曾到访,今日独自游览,只因赏花。 两岸的烟云和闲适的景物,一间小屋和静谧的泉水石头构成了宁静的生活。 我自怜那些身披冠冕和佩饰的人,直接进入束缚中,老去岁月。

注释:

  • 野径:荒野的小路。
  • 欹危:倾斜危险。
  • 曲岗回岭:曲折的山岗和连绵的山岭。
  • 交加:交错在一起。
  • 经年:多年。
  • 隔水:因为水隔开。
  • 轩:小屋。
  • 泉石:泉水和石头。
  • 冠珮:冠冕和佩饰,指官员或贵族。
  • 婴身者:身披冠冕和佩饰的人。
  • 樊笼:比喻束缚。
  • 老岁华:老去岁月。

诗词背景:

文同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游览山野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生活的反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野径、山岗、烟云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自怜冠珮婴身者,直入樊笼老岁华”一句,直接抒发了对束缚生活的反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官场生活的批判。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1. 野径欹危入谷斜,曲岗回岭共交加。

    • 这句描绘了诗人所行的小径和周围的山岗山岭,通过“欹危”和“交加”等词语,传达了山路的险峻和山势的复杂。
  2. 经年不到为隔水,此日独游因看花。

    • 这句说明了诗人多年未曾到访的原因是水隔,而今日独自游览则是为了赏花,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3. 两岸烟云闲景物,一轩泉石静生涯。

    • 这句通过对两岸烟云和一间小屋的描绘,展现了宁静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4. 自怜冠珮婴身者,直入樊笼老岁华。

    • 这句直接抒发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通过“冠珮婴身者”和“樊笼”等词语,传达了对束缚生活的反感。

修辞手法:

  • 比喻:“樊笼”比喻束缚的生活。
  • 拟人:“烟云闲景物”中的“闲”赋予了烟云以人的闲适状态。
  • 对仗:“野径欹危”与“曲岗回岭”,“两岸烟云”与“一轩泉石”等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生活的反感。

意象分析:

  • 野径、山岗、烟云、泉石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野径欹危入谷斜”描绘了什么? A. 平坦的大道 B. 险峻的小径 C. 宽阔的河流 D. 高耸的山峰

  2. 诗人为何多年未曾到访? A. 因为路途遥远 B. 因为水隔 C. 因为时间不够 D. 因为不喜欢

  3. 诗中的“樊笼”比喻什么? A. 自然环境 B. 官场生活 C. 家庭生活 D. 社会环境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文同的《明教院》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文同的诗更多了一层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