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妆》
时间: 2025-01-19 13:23: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子妆
陈洵 〔清代〕
零雨咽歌,暮凉泊酒,旧赏尊前都换。
媚烟颦柳不成行,占西风断魂坊院。
霓裳事远。更不道人间又晚。
驻芳筵,任夕阳西下,行云能劝。
欢游倦。曲里难忘,最是羌笛怨。
好秋仍傍小旗亭,写哀筝两行金雁。
闲愁未遣。问谁省归来肠断。
梦惊回一片笙箫雾暖。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细雨中歌声哽咽,傍晚的凉意中停下酒杯,曾经的欢娱在酒前已不再。
烟雾中柳条轻颦,无法成行,西风吹来,仿佛要断了我的魂。
霓裳舞曲已经远去,谁还会说人间已晚。
驻留在芳香的筵席上,任凭夕阳西下,行云还能劝我。
游乐已疲倦,曲中难以忘怀的,最是羌笛的哀怨。
美好的秋天依旧在小旗亭旁,写下了两行哀伤的音符,像金色的大雁。
闲愁未曾散去,问谁能理解我归来的心肠已断。
梦中惊醒,回首望去,笙箫声中雾气温暖。
注释
字词注释
- 零雨:细小的雨。
- 咽歌:因悲伤而哽咽的歌声。
- 暮凉:傍晚的凉意。
- 占:占据、引起。
- 断魂:形容心灵痛苦,魂魄分离。
- 霓裳:华丽的衣裳,出自《霓裳羽衣曲》。
- 驻芳筵:停留在香气四溢的筵席上。
- 羌笛:羌族的笛子,常用来表达哀伤。
- 金雁:比喻音符如同大雁飞翔。
典故解析
“霓裳”出自唐代李白的《霓裳羽衣曲》,象征着美丽和优雅的舞蹈。“羌笛”则与西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相关,常常与哀愁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洵,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捕捉细腻情感,常在诗中展现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西子妆》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流逝时光的感伤,表现了秋天的凄凉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西子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伤与惆怅。首句以“零雨咽歌”引入,细雨和哽咽的歌声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点滴。接着,诗人描绘了晚秋的凉意与酒前的空虚,旧日的欢乐在时光的流逝中被遗忘,令人感到无尽的惋惜。
诗中“媚烟颦柳”的描绘,烟雾缭绕的柳条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凸显了孤独与失落。西风的肆虐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悲情,形成一种亡魂的意象,传达出心灵的痛苦与对过往的追忆。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表达了对秋天的留恋,对音乐的思念,以及无尽的闲愁。尤其是“问谁省归来肠断”一语,情感至深,直击人心,令人产生共鸣。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中,交织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零雨咽歌”:细雨中,歌声因悲伤而哽咽。
- “暮凉泊酒”:傍晚的凉意中,酒已停下。
- “旧赏尊前都换”:曾经的欢赏已被遗忘。
- “媚烟颦柳不成行”:烟雾中柳条轻颦,无法成行。
- “占西风断魂坊院”:西风吹来,似乎要断了我的魂。
- “霓裳事远”:华丽的舞曲已经遥不可及。
- “更不道人间又晚”:谁还会说人间已晚。
- “驻芳筵”:停留在香气四溢的筵席上。
- “任夕阳西下,行云能劝”:任凭夕阳西下,行云还能劝我。
- “欢游倦”:游乐已疲倦。
- “曲里难忘,最是羌笛怨”:曲中难以忘怀的,是羌笛的哀怨。
- “好秋仍傍小旗亭”:美好的秋天依旧在小旗亭旁。
- “写哀筝两行金雁”:写下了两行哀伤的音符,像金色的大雁。
- “闲愁未遣”:闲愁未曾散去。
- “问谁省归来肠断”:问谁能理解我归来的心肠已断。
- “梦惊回一片笙箫雾暖”:梦中惊醒,回首望去,笙箫声中雾气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音符如金雁”,将音符比作飞翔的大雁,富有诗意。
- 拟人:如“行云能劝”,赋予行云以劝说的能力。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流逝的不甘,以及对友人和自然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忧伤和思念。
- 柳:常与柔情、离别相联系。
- 西风:寓意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羌笛:代表哀愁的音乐,折射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 金雁:象征着音符与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零雨咽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忧伤
C. 宁静 -
“驻芳筵”中的“芳”指的是什么?
A. 酒
B. 花香
C. 音乐 -
诗中提到的“羌笛”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欢乐
B. 哀怨
C. 生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霓裳羽衣曲》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陈洵的《西子妆》与李白的《霓裳羽衣曲》:两者均描绘了美丽和优雅的舞蹈,但前者更偏向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者则更多展现了舞者的风采与音乐之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歌鉴赏》
- 《古诗精华解读》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