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乔宾王有和,再用韵)》
时间: 2025-01-19 20:00: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乔宾王有和,再用韵)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咄咄衰翁,向羽书中,又过一春。
正老怀梦想,扁舟访剡,
壮图惭负,万里城并,
溟翼上之,冀群空矣,自此阳关无故人。
岷江路,忆一番风浪,三月烟尘。
美哉乐事良辰。
正好趁东门官柳新。
且舒晴慷慨,何须感旧,
转头解后,未必犹今。
问讯南楼,劳还西戍,
君为楚歌侬越吟。
眉黄近,怕洛涯催出,
便有佳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衰老和过往的感慨,同时又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与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年迈,已经过了一春。心中怀有梦想,乘着小舟去访剡山,却又感到壮志未酬,面对万里长城的壮丽,心中不免感到惭愧。从此阳关再无故乡的朋友。岷江之路,回忆起曾经历的风浪,三月的烟尘令人心生感慨。美好的时光总是值得珍惜,正好趁着东门的柳树新绿,舒展心情,何必感伤往昔。回头想来,过去未必会比现在更好。问候南楼的朋友,劳苦还在西戍的战士,你为楚歌而吟唱,我却担心洛阳的美人会催促我离去,但愿能有佳音传来。
注释
- 咄咄:形容衰老,感叹年岁已高。
- 羽书:古代用纸写信,像羽毛一样轻便。
- 扁舟:小船,指代简朴的生活方式。
- 壮图惭负:壮志未酬,感到羞愧。
- 阳关:阳关古道,象征离别与再见。
- 岷江路:指岷江沿岸的道路,承载着记忆与风浪。
- 楚歌:指楚国的歌曲,象征着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际遇与社会变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正值人生的转折点,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壮志未酬,故而写下这首诗,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咄咄衰翁”开头,直接引出诗人对年华逝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扁舟访剡”表达了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但随之而来的“壮图惭负”则揭示了实现理想的艰难与无奈。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充满了深厚的情感。
诗中“岷江路”的回忆,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深刻怀念,尤其是经历风浪后仍然珍惜的美好时光,如“美哉乐事良辰”所指,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态度。同时,诗中提及的“阳关无故人”则暗示了时光荏苒,昔日的朋友已不再,增添了几分孤独感。
最后,诗人以“便有佳音”结尾,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美好的愿望,尽管岁月无情,但希望仍在。这种情感的交替,构成了整首诗的核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咄咄衰翁:感叹自己年迈,带有自嘲的意味。
- 向羽书中,又过一春:信件传递之间,光阴似箭,春天又过去了。
- 正老怀梦想,扁舟访剡:尽管年老,却仍抱有追求,向往理想中的生活。
- 壮图惭负,万里城并:壮志未酬,面对万里长城的壮丽,自感羞愧。
- 溟翼上之,冀群空矣,自此阳关无故人:幻想着自由飞翔,但现实是孤独;阳关再无故友,增添了离愁别绪。
- 岷江路,忆一番风浪:回忆过去的经历,特别是艰难的时刻。
- 三月烟尘:春天的烟尘,象征着过往的记忆与岁月的沧桑。
- 美哉乐事良辰:珍惜美好的时光,感叹生活的乐趣。
- 正好趁东门官柳新:春天的柳树新绿,象征着新的开始。
- 且舒晴慷慨,何须感旧:开怀畅饮,何必对过去感到忧伤。
- 转头解后,未必犹今:回首往事,未必比现在更好。
- 问讯南楼,劳还西戍:关心南楼的朋友,询问西戍的劳苦生活。
- 君为楚歌侬越吟:朋友吟唱楚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眉黄近,怕洛涯催出:对美人的惦念,生怕她催促自己离开。
- 便有佳音:但愿能有好消息传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光比作春天,形象生动。
- 对仗:如“扁舟访剡,壮图惭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如“阳关无故人”令人感到情感的孤独。
主题思想:整首诗既有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也表达了对理想与未来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衰翁:象征年老与无奈。
- 扁舟:代表追求理想的艰辛旅程。
- 阳关:象征离别与孤独。
- 岷江:承载着回忆与风浪的经历。
- 官柳:新生与希望的象征。
- 洛涯:美人,象征着对爱情的向往与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扁舟”象征什么?
- A. 追求理想
- B. 失落的青春
- C. 朋友的思念
-
“阳关无故人”的意思是?
- A. 再无朋友相伴
- B. 阳光明媚
- C. 乡愁难解
-
诗人对过去的态度是?
- A. 感伤与怀念
- B. 满不在乎
- C. 忘却一切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李曾伯:两位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李白的作品更为奔放,而李曾伯则更显沉郁与深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宋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帮助理解该时期的诗歌风格。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