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淮幕和萧应父赠郑允蹈韵 其二》
时间: 2025-01-19 09:08: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来远自洞庭滨,一笑相逢耳竞倾。
把酒未须论后约,读书已恨欠前生。
畴堪太乙青藜照,亦有丰城宝剑精。
近在眼前休蹉却,君如未识问君平。
白话文翻译:
远道而来的客人,来自洞庭湖畔,初次相逢时,彼此一笑,仿佛酒杯已经倾斜。
把酒畅饮,无需再谈未来的约定;而我读书时,常常为前世的遗憾而叹息。
何必指望那太乙星的青藜来照耀,亦有丰城出产的宝剑精良。
就在眼前,何必错过时机?你若未曾识我,何不问我平安?
注释:
- 客来:远道而来的客人。
- 洞庭滨:指洞庭湖的边缘,象征远道而来。
- 耳竞倾:一笑相逢,酒杯似乎已经倾斜,形容饮酒的欢快。
- 后约:未来的约定。
- 前生:指前世,表示对过往的遗憾。
- 太乙青藜:太乙星是道教的神星,青藜即青色的草木,象征美好的祝愿。
- 丰城宝剑:丰城出产的宝剑,象征珍贵和优秀的事物。
- 君平:问候的意思,平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元甫,号东洲,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人生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甲午年,诗人可能在洞庭湖一带游览时,结识了朋友,借酒抒怀,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的哲思与感慨。开篇以“客来远自洞庭滨”引入,展现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自然景象,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一笑相逢,酒杯倾斜,描绘了当时欢快的情景,但与此同时,诗人又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奈和对过去的遗憾,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把酒未须论后约,读书已恨欠前生。”在此,诗人通过酒与书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缘分与时光,不必过于关注未来的承诺与约定。接下来提到的“太乙青藜照”和“丰城宝剑精”,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展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近在眼前休蹉却,君如未识问君平。”结尾以劝诫的语气,呼吁珍惜当下的情谊,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形成了一种温暖而感人的情感基调。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来远自洞庭滨:远道而来的朋友,从洞庭湖而来,设定了诗的场景与情境。
- 一笑相逢耳竞倾:初次相见,彼此微笑,仿佛酒杯已经倾斜,体现了友谊的自然流露。
- 把酒未须论后约:饮酒时无须再谈未来的约定,表达了对当下的重视。
- 读书已恨欠前生:因读书而对往昔的遗憾感到惋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
- 畴堪太乙青藜照:不必寄望于遥远的理想,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反思。
- 亦有丰城宝剑精:即使是丰城出产的宝剑,也可象征珍贵的事物。
- 近在眼前休蹉却:眼前的机会和情谊不应错过,强调了珍惜当下。
- 君如未识问君平:若你未曾识我,何不问候我的安好,流露出关怀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酒”与“书”的对比,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 对仗:如“未须论后约”和“已恨欠前生”,形成和谐的音律美。
- 象征:太乙青藜与丰城宝剑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过往的感慨,呼唤人们珍惜眼前的一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庭滨:象征远方与友情的起点。
- 酒:象征欢聚与享受生活。
- 书:象征知识与追求。
- 太乙青藜:象征理想与希望。
- 丰城宝剑:象征珍贵与优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洞庭滨”指的是哪里?
- A. 长江
- B. 洞庭湖
- C. 黄河
答案:B
-
诗人对未来的约定持什么态度?
- A. 非常重视
- B. 无需再谈
- C. 期待
答案:B
-
诗中“读书已恨欠前生”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书本的厌恶
- B. 对过往的遗憾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李曾伯的诗歌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珍惜,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而李曾伯则通过酒与书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李曾伯及其诗歌研究》
- 《古诗词名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