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是麻姑此降真,玉峰依旧碧桃春。他年欲洗尘埃眼,得见红颜散发人。
白话文翻译:
曾经是麻姑降临于此,玉峰依然是碧桃盛开的春天。若干年后想要洗去眼中的尘埃,能够见到那红颜散发的女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麻姑:传说中的女仙,常被描绘为长生不老的形象,寓意长寿与神仙的境界。
- 玉峰:指高山,寓意美丽的自然风光。
- 碧桃春:形容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着美丽和生机。
- 尘埃眼:比喻眼中所见的污浊,喻指世俗的干扰。
- 红颜:指美丽的女子,常用于形容年轻的女性。
典故解析:
麻姑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仙女形象,象征着不老与超凡脱俗。碧桃则与春天的繁华联系在一起,寓意美好的事物。全诗通过麻姑和碧桃春的意象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颜,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优美著称,常常以自然景物和人事为题材,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彩云轩》写于林颜游览名胜之际,表达了他对美好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彩云轩》是一首充满理想与幻想的诗作。诗人以“麻姑”开篇,引入了一个神话般的角色,瞬间提升了整首诗的意境。接着用“玉峰依旧碧桃春”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显示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他年欲洗尘埃眼”,这一句不仅传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更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思。尘埃象征着世俗的烦恼与纷扰,诗人希望能够透过这些杂念,看到心中理想的红颜。最后一句“得见红颜散发人”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红颜的出现不仅是对美的渴望,也是对理想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通过对自然与人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是麻姑此降真:开篇提到麻姑,暗示这是一处神仙居所,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 玉峰依旧碧桃春: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体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他年欲洗尘埃眼:表明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希望能洗去世俗的烦恼。
- 得见红颜散发人: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追求,渴望见到理想中的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尘埃比作眼中的烦恼,形象生动。
- 对仗:如“玉峰”与“碧桃”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诗歌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诗中通过神仙与自然的结合,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麻姑:象征不老与超凡脱俗。
- 玉峰:代表高远、美丽的自然。
- 碧桃春: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红颜: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女性。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麻姑”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长生不老的仙女
- C. 普通人
- D. 自然景物
-
诗中描绘的“碧桃春”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秋天的景象
- B. 冬天的寒冷
- C. 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D. 夏天的炎热
-
“他年欲洗尘埃眼”中的“尘埃”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的灰尘
- B. 世俗的烦恼
- C. 眼中的沙子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林颜的《彩云轩》更强调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与人情的融合。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和主题方向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