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颖仲山行即事》

时间: 2024-12-29 21:36:22

平芜新绿占封圻,横路游丝网落晖。

同径人稀藏窈窕,禅扉春尽老芳菲。

缓行照水知鱼乐,随意穿花见蝶飞。

二了舁篮今夜月,龙钟犹胜杖藜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芜新绿占封圻,
横路游丝网落晖。
同径人稀藏窈窕,
禅扉春尽老芳菲。
缓行照水知鱼乐,
随意穿花见蝶飞。
二了舁篮今夜月,
龙钟犹胜杖藜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草地上新绿的植物覆盖了四周,夕阳的余晖洒在小路上,游丝随风飘荡。走在同一条小路上的人稀少,藏匿在优雅的环境中,禅房的门口已是春天的花朵凋零,芳香不再。慢慢走在水边,能感受到鱼儿的快乐,随意穿花而行,看到蝴蝶翩翩起舞。今天晚上,月亮高挂,我用篮子装着花,虽然已是年老,但仍然胜过用拐杖归家。

注释:

  • 封圻:指围墙、界限。
  • 游丝:形容轻柔的丝线,指春天的柳丝。
  • 窈窕:形容环境幽静秀丽。
  • 禅扉:禅宗寺庙的门。
  • 芳菲:指花香和春天的美好。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整体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中国古代文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自然的向往相契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史诗著称,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其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观察细腻之处。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游历自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以及生命的流逝,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和颖仲山行即事》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宁静。首句“平芜新绿占封圻”以丰富的色彩描绘出春天的生机,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自然的繁荣。继续描写的“横路游丝网落晖”,则通过光影的变化,勾勒出一个温柔而又安静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的感受。

在诗的中段,诗人描绘了一个人迹稀少的场景,“同径人稀藏窈窕”,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随着环境的描绘,诗人将读者的视角引向了更深的思考:在这个春天的美好时光中,是否也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和感悟。最后两句,诗人通过“二了舁篮今夜月”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淡然与从容,尽管年迈,但仍然能享受自然的美好,展现出一种老当益壮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芜新绿占封圻:春天草地新绿,覆盖了四周的界限,表达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2. 横路游丝网落晖:小路上游丝轻舞,夕阳的余晖洒落,营造出一幅温暖的画面。
  3. 同径人稀藏窈窕:走在同一条小路上的人很少,隐匿在优雅的环境中,体现了宁静。
  4. 禅扉春尽老芳菲:禅房的门口春天的花香已尽,暗示着时光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5. 缓行照水知鱼乐:慢慢走在水边,能看见鱼儿欢快的样子,体现了自然的和谐。
  6. 随意穿花见蝶飞:随意在花丛中穿行,看到蝴蝶飞舞,描绘了春天的生机。
  7. 二了舁篮今夜月:即使年纪已大,今晚我仍然提着篮子,享受月光的美好。
  8. 龙钟犹胜杖藜归:年老的我仍然比拐杖归家要快乐,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与人的生活结合,表现出生命的美好。
  • 拟人:鱼儿和蝴蝶被赋予了快乐的情感,增加了生动性。
  • 对仗:前后两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尽管时光流逝,诗人依然能够在自然中找到乐趣和安慰,体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
  • 草地/新绿:代表生机勃勃的自然。
  • 夕阳/余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鱼/蝶:象征着自由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游丝”指的是什么?

    • A. 柳丝
    • B. 草绳
    • C. 细线
    • D. 鱼线
  3. 诗人通过“龙钟犹胜杖藜归”想表达什么?

    • A. 对年老的叹息
    • B. 对生活的热爱
    • C. 对时间的无奈
    • D.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李弥逊的《和颖仲山行即事》与王维的《鹿柴》同为山水田园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弥逊更多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生态度,而王维则专注于自然的幽静与内心的宁静。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