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

时间: 2025-01-19 19:45:02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庭草衔秋自短长,
悲蛩传响答寒螀。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草在庭院中无论长短,都显得萧条;悲伤的蟋蟀在响亮地鸣叫,回应着寒冷的螳螂。豆花似乎懂得邻里的情谊,热情地向外延伸,蔓延过墙去。

注释

  • 庭草:指庭院中的草,象征着自然的生长与衰败。
  • 衔秋自短长:意指秋天的到来使得草木的生长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短小,暗含季节的变化。
  • 悲蛩:这里的“蛩”指的是蟋蟀,秋天的蟋蟀在鸣叫,带有悲伤的情绪。
  • 寒螳:寒冷的螳螂,表现出秋天的寒意。
  • 豆花:指豆科植物的花,象征着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
  • 引蔓殷勤远过墙:豆花的藤蔓向外延伸,表达了对邻居的亲切和热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字子骞,号双溪,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代表作品有《秋日》等。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秋日》写于秋季,正值自然界变化之际,诗人与自然的互动与感受,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与生活变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日》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典型的秋天景象。开篇以“庭草衔秋自短长”点明了季节的变化,草木在秋天的萧瑟中显得短小,传达出一种寂寥与惆怅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悲蛩传响”描绘出秋天的声音,蟋蟀的鸣叫与寒冷的螳螂形成对比,暗示着生物在季节变迁中的无奈与哀愁。

随后,诗中转向人际关系,以“豆花似解通邻好”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豆花的蔓延不仅是自然的生长,也是情感的延续,蔓延过墙,向邻里传递友好。整首诗在描绘秋日景色时,逐渐渗透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情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庭草衔秋自短长:草木的变化与秋季的到来密切相关,短小的草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2. 悲蛩传响答寒螳:蟋蟀的鸣叫带有悲伤,反映出秋天的冷清与凄凉。
  3. 豆花似解通邻好:豆花的盛开暗示着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对友好的向往。
  4. 引蔓殷勤远过墙:豆花的藤蔓向外延伸,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传递与交流。

修辞手法

  • 比喻:庭草、豆花分别比喻自然与人情。
  • 拟人:使用“悲蛩”“似解”等词语,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生命的无常与人际之间的温暖,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草:象征生命的衰退与时光的流逝。
  • 蟋蟀:代表秋天的声音,寓意孤独与悲伤。
  • 豆花:象征人情的温暖与邻里之间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悲蛩”指什么? A. 螳螂
    B. 蟋蟀
    C. 蝉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生命的无常与人际关系
    C. 对冬天的期待

  3. “引蔓殷勤远过墙”中“蔓”指的是什么? A. 草
    B. 藤蔓
    C. 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by 陆游

诗词对比

高翥的《秋日》与杜甫的《秋夕》同为描绘秋天的诗歌,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物与人际情感的交融,而后者则多表现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宋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