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林和靖墓》

时间: 2025-01-04 10:04:10

玉函香骨老云根,占断孤山水月村。

荐菊泉清涵竹影,种梅地冷带苔痕。

生前已自全名节,身后从谁问子孙。

惟是年年寒食日,游人来与酹清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函香骨老云根,占断孤山水月村。
荐菊泉清涵竹影,种梅地冷带苔痕。
生前已自全名节,身后从谁问子孙。
惟是年年寒食日,游人来与酹清尊。

白话文翻译:

在这座墓中,安放着老云的香骨,孤独的山上占据着水和月的村庄。
在这儿,菊花旁的泉水清澈,竹影摇曳;那种梅的地方冷清,苔藓覆盖着痕迹。
生前他已经自我保持了名节,去世后谁还会问及他的子孙?
每年寒食节,来游玩的人们,与我一同为他洒下清酒。

注释:

  • 玉函:指上等的棺材,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 香骨:指遗体,形容其香气四溢,令人怀念。
  • 云根:可能指人名或隐喻,象征高洁的志向。
  • 荐菊:指用菊花作为祭品,菊花在古代象征高洁。
  • 寒食日:指清明前的寒食节,传统上是祭祀先人的日子。
  • 酹清尊:指洒酒祭奠,表达对亡者的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翥,字君平,号云溪,南宋诗人,以诗风清新、意境高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高翥游历林和靖墓时,表达了对这位高洁人物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感慨。林和靖是唐代隐士,以清白名节著称,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怀,追思往事。

诗歌鉴赏:

《拜林和靖墓》是一首高度凝练的抒情诗,通过对林和靖墓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位隐士的崇敬。诗中开篇以“玉函香骨老云根”引入,既刻画了墓地的清幽,又暗示了逝者的高洁。接着,诗人通过描写泉水、竹影和梅花,构建出一幅自然的静谧画面,表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清白名节的追求。

“生前已自全名节,身后从谁问子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名节的思考,强调了生前的品德在死后所带来的孤独与不被世人所知的无奈。这些情感通过对比的手法得以深入人心,浮现出一种哲理的思考。

最后,“惟是年年寒食日,游人来与酹清尊”一句,点出祭奠的传统意义。通过寒食节的习俗,诗人将对逝者的缅怀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高洁的追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函香骨老云根:以“玉函”比喻高贵的墓葬,暗示林和靖的品德和地位。
  2. 占断孤山水月村:描绘墓地的环境,显示出孤独与清幽。
  3. 荐菊泉清涵竹影:描写祭奠的场景,菊花象征高洁,泉水和竹影增添了自然美感。
  4. 种梅地冷带苔痕:梅与苔的结合,暗示时光流逝和生命的冷清。
  5. 生前已自全名节:强调生前的道德操守。
  6. 身后从谁问子孙:反映了名节逝去后的寂寞与无奈。
  7. 惟是年年寒食日:指明祭奠的时间,承载着传统文化。
  8. 游人来与酹清尊: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敬意。

修辞手法

  • 比喻:“玉函”比作墓,表现其高洁。
  • 对仗:如“荐菊泉清”和“种梅地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菊花、梅花、苔痕等意象,象征清白与生命的脆弱。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林和靖墓的描绘,表达了对名节的追求、对逝者的敬仰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函:象征高洁与尊贵。
  • 香骨:隐喻逝者的美德与遗留的影响。
  • 孤山、水月:象征宁静的环境,反映了隐士的生活。
  • 菊花、梅花:象征高洁的品格与人生态度。
  • 寒食日:承载着对故人的回忆与祭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玉函”象征什么? a) 普通的墓葬
    b) 高贵的墓葬
    c) 破旧的房屋

  2. “生前已自全名节”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名声的渴望
    b) 对清白的自豪
    c) 对财富的羡慕

  3. “寒食日”是哪个节日? a) 清明节
    b) 中秋节
    c) 寒食节

答案

  1. b) 高贵的墓葬
  2. b) 对清白的自豪
  3. c) 寒食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高翥的《拜林和靖墓》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但前者更加注重对名节的追思,后者则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自由。两者都以自然为背景,烘托出深邃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