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绮靡文传是子虚,
曲终雅奏竟何如?
后人嗤点凌云赋,
曾读当时谏猎书。
白话文翻译:
绮丽华美的文辞出自子虚,
乐曲终了后又有什么结果呢?
后人嘲笑凌云赋的点缀,
曾经阅读过当时的谏猎书。
注释:
- 绮靡:华丽而繁复的样子,形容文辞浮华。
- 子虚:指《子虚赋》,是汉代司马相如所作,内容华丽。
- 雅奏:高雅的音乐演奏。
- 嗤点:嘲笑、轻视的意思。
- 凌云赋:指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文辞华美而引人注目。
- 谏猎书:指司马相如写给汉昭帝的谏言,劝谏皇帝不要沉迷狩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祖修,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对于古典文学有深厚的造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吴祖修在作品中反思古人,尤其是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与其在历史上的地位,表达出对华美文辞的质疑与对真实思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司马相如为切入点,探讨了华美文学的价值与现实意义。开头两句通过对《子虚赋》的描绘,表现出对华丽文辞的反思。虽然子虚赋以其绮丽的语言流传后世,但诗人却质疑这样华美的表面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实际影响。曲终雅奏,似乎暗示着即使音乐再美,终将归于沉寂,反映出一种对文学价值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后人的评价,指出后人对凌云赋的嘲讽,强调了文学创作应有深刻的思想和社会责任。吴祖修以此表达对当时文人的批判,认为仅仅追求华丽的词藻而忽视内容的文学是缺乏价值的。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讽,呈现出诗人对文学本质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人物与作品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绮靡文传是子虚:指出华丽的文辞来源于《子虚赋》,暗示这种文辞的表面性。
- 曲终雅奏竟何如:质疑华美音乐演奏结束后的意义,反映出对表面繁华的怀疑。
- 后人嗤点凌云赋:后人对《凌云赋》的轻视,说明对文学的评价是动态的。
- 曾读当时谏猎书:提到司马相如的谏言,强调有意义的文学应关注现实与责任。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绮靡文传”和“曲终雅奏”形成对比。
- 反讽:通过对华美文学的质疑,表达出对浮华的批判。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华美文辞的反思,强调文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思想内涵与社会责任,而非表面的华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绮靡:象征华丽与浮夸,反映出对表面现象的批判。
- 雅奏:代表高雅艺术,暗示真正的艺术应有内涵而非单纯的形式。
- 谏猎书:象征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批判,体现出文学应对现实的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子虚”是指哪一部作品?
- A. 《离骚》
- B. 《子虚赋》
- C. 《上林赋》
- D. 《登高》
-
诗中对“凌云赋”的评价是怎样的?
- A. 赞美
- B. 嘲笑
- C. 无所谓
- D. 崇拜
-
“曲终雅奏”表达了怎样的含义?
- A. 音乐的美好
- B. 表面的繁华终将消逝
- C. 文人雅士的聚会
- D. 音乐的持续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上林赋》司马相如
诗词对比:
- 《离骚》与《读司马相如传》:二者都是古代文学的杰作,但《离骚》侧重情感抒发,而吴祖修的诗则更注重对文学价值的反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清代诗人研究》
- 《司马相如与汉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