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塞行送韦掌记》
时间: 2025-01-19 16:02: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
万里飞沙咽鼓鼙,三军杀气凝旌旆。
陈琳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
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汉皇年。
白话文翻译:
在黑山之外,雨雪纷飞,行人们共同指向卢龙塞。
漫天飞沙,战鼓声响,三军的杀气凝聚在旗帜上。
陈琳的文笔本是轻盈飘逸,料敌的张兵则夺取了酒泉。
圣明的君主既喜爱文才又重视武功,封侯的荣耀无人可比于汉朝的皇帝。
注释:
- 卢龙塞:古代边塞,位于今河北省。
- 万里飞沙:形容战场上沙尘弥漫的景象。
- 咽鼓鼙:鼓声被沙尘压制,象征战斗的紧张和压迫。
- 陈琳: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以文采著称。
- 张兵:指的是张骞,西汉著名的外交家和军事家。
- 酒泉:古代西域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象征军事战略的价值。
- 汉皇年:指汉朝的盛世,为后世君主所仰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约 730-794),字仲明,唐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才华横溢,擅长诗歌,尤其以边塞诗和咏怀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边疆风光与人文情怀,风格凝练而富有画面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之后,国家动荡,边境形势严峻。诗人以卢龙塞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英勇将士的敬意,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军事和文治的双重重视。
诗歌鉴赏:
《卢龙塞行送韦掌记》是一首具有强烈边塞风情的诗作。开篇的“雨雪纷纷黑山外”,以直观的自然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阴郁而紧张的氛围。接着“万里飞沙咽鼓鼙”描绘了战场的激烈场面,飞沙的意象不仅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
诗中通过对陈琳和张兵的提及,体现了文治与武功的结合,反映了唐代士人对文人和武将的崇敬与羡慕。最后一句“封侯莫比汉皇年”,则是对盛世的追求与向往,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故国的忧虑和对勇士的敬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形成了鲜明的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雪纷纷黑山外:描绘了边境的恶劣天气,暗示行军的艰难。
- 行人共指卢龙塞:行人指向卢龙塞,象征着边防的重任。
- 万里飞沙咽鼓鼙:战场上沙尘弥漫,鼓声被压制,反映战争的紧迫感。
- 三军杀气凝旌旆:军队的气氛凝重,显示了战士们的决心。
- 陈琳书记本翩翩:提到文人,强调文采的重要性。
- 料敌张兵夺酒泉:张兵的军事才能,突显了对敌的谋略。
- 圣主好文兼好武:皇帝欣赏文才与武功的结合。
- 封侯莫比汉皇年:对汉朝盛世的向往,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如“万里飞沙”与“三军杀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如“飞沙”不仅指沙尘,还象征了战争的残酷与不易。
- 夸张:通过“万里”与“咽”,形象地表现了战斗的紧张场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敬意和对国家安定的渴望。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诗人展示了文武双全的理想,反映了对国家强盛和个人荣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雪:象征艰难与困苦。
- 黑山:代表边疆的险恶与遥远。
- 飞沙:由战斗引发的混乱与紧张。
- 杀气:战斗的气氛,表现士兵的决心。
- 旌旆:军旗,象征国家和军队的力量。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历史背景,也折射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与对士人精神的赞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卢龙塞”位于哪个地方?
- A. 河南
- B. 河北
- C. 山西
- D. 陕西
-
“万里飞沙咽鼓鼙”中的“飞沙”主要象征什么?
- A. 自然美
- B. 战斗的残酷
- C. 田园风光
- D. 诗人的情感
-
诗中提到的“圣主”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汉武帝
- B. 唐太宗
- C. 唐玄宗
- D. 明成祖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 王昌龄《出塞》:同样描绘边塞的景象,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 高适《别董大》:对比之下,高适的作品更注重离别的情感,而钱起则更强调战斗与历史的厚重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诗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