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4 07:55: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急雨凄风未肯晴,墙阴先报候虫鸣。
扫除暑气驱三伏,催促秋声向五更。
美酒若能斟靖节,二毛偏解著潘生。
醉来真有无穷意,老去何劳浪自惊。
白话文翻译
急促的雨伴随着凄冷的风,天空还未放晴,墙角的阴影中,候虫已经开始鸣叫。
这雨扫除了夏日的暑气,驱散了三伏天的炎热,催促着秋天的声音,直到五更时分。
如果能用美酒来庆祝靖节的到来,那么二毛(指头发斑白)也偏爱潘生的风采。
醉意中有着无尽的意味,老去时何必自扰,惊慌失措。
注释
- 急雨凄风:形容雨势急促,风带着寒意。
- 候虫:指随着季节变化而活动的昆虫。
- 三伏:指夏季最热的时期,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 靖节:指节日的庆祝,这里可能指秋天的某个节日。
- 二毛:指头发斑白,代指老年人。
- 潘生:指潘岳,西晋文学家,以其风度翩翩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带来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老去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雨为背景,通过描绘急雨、凄风、候虫鸣等自然景象,传达了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诗中“扫除暑气驱三伏,催促秋声向五更”一句,巧妙地将秋雨的作用与季节的转换相结合,形象生动。后两句通过对美酒和老年状态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和对老去的无畏,体现了宋代文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急雨凄风未肯晴:开篇即描绘了一幅雨急风冷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 墙阴先报候虫鸣:墙角的阴影中,候虫的鸣叫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增添了诗的动感。
- 扫除暑气驱三伏:秋雨的到来,扫除了夏日的炎热,象征着季节的转换。
- 催促秋声向五更:秋雨不仅带来了凉爽,还催促着秋天的声音,直到深夜。
- 美酒若能斟靖节:如果能用美酒来庆祝节日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二毛偏解著潘生:即使头发斑白,也偏爱潘岳的风度,显示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 醉来真有无穷意:醉意中有着无尽的意味,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 老去何劳浪自惊:老去时何必自扰,惊慌失措,体现了诗人对老去的淡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扫除暑气驱三伏”,将秋雨拟人化,赋予其行动和意志。
- 对仗:如“急雨凄风”与“墙阴先报”,“扫除暑气”与“催促秋声”,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雨带来的季节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老去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急雨凄风:描绘了雨急风冷的景象,营造出压抑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 候虫鸣:候虫的鸣叫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增添了诗的动感。
- 三伏:象征着夏季最热的时期,与秋雨形成对比。
- 五更:指深夜,秋雨催促着秋天的声音,直到深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扫除暑气驱三伏”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秋雨带来了凉爽 B. 秋雨扫除了夏日的炎热 C. 秋雨预示着季节的更替 D. 秋雨带来了秋天的声音
-
诗中“二毛偏解著潘生”一句,“二毛”指的是什么? A. 头发斑白 B. 潘岳的风度 C. 秋天的景色 D. 美酒
答案: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老去的淡然态度。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秋雨二首》与杜甫的《秋雨叹》:两者都以秋雨为题材,但张耒的诗更多表达了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老去的淡然态度,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