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晴有感呈晁郎》

时间: 2025-01-19 14:53:12

山城淫雨霁,窗户含余清。

老人午睡足,杖策遶荒庭。

长夏吾庐秀,清阴交众荣。

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

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

淹泊且无叹,人事亦难恒。

一旦舍此去,触物不无情。

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城淫雨霁,窗户含余清。老人午睡足,杖策遶荒庭。长夏吾庐秀,清阴交众荣。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淹泊且无叹,人事亦难恒。一旦舍此去,触物不无情。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

白话文翻译:

山城连绵的雨停了,窗户透进残留的清新。老人午睡醒来,拄着拐杖绕着荒废的庭院。漫长的夏日里,我的小屋显得秀丽,清凉的树荫交织着繁茂。在茫茫的杂草丛中,萱草绽放着它的花朵。拄着拐杖望着天地,悠然感慨人生的浮沉。漂泊无依也不叹息,人事变化难以恒常。一旦离开这里,触及万物怎能不生情。为何要长久地忧愁,遇到酒就尽情倾倒。

注释:

  • 山城:指诗人所在的山中小城。
  • 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 霁:雨停。
  • 含余清:指雨后空气中残留的清新气息。
  • 杖策:拄着拐杖。
  • 遶:同“绕”。
  • 榛莽:杂草丛生之地。
  • 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古人常用来比喻忘忧。
  • 植杖:拄着拐杖。
  • 天壤:天地。
  • 浮生: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 淹泊:漂泊无依。
  • 人事亦难恒:人事变化难以恒常。
  • 戚戚:忧愁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这首诗《喜晴有感呈晁郎》是在雨后天晴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雨后天晴时,诗人感受到自然的清新和人生的无常,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山城淫雨霁,窗户含余清”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气息,而“老人午睡足,杖策遶荒庭”则展现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诗人在“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中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在“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中则表达了对人生浮沉的感慨。最后,诗人以“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认为不应长久忧愁,而应享受当下的美好。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城淫雨霁,窗户含余清:描绘雨后天晴的景象,窗户透进残留的清新气息。
  2. 老人午睡足,杖策遶荒庭:展现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拄着拐杖绕着荒废的庭院。
  3. 长夏吾庐秀,清阴交众荣:描述夏日里小屋的秀丽和清凉树荫的繁茂。
  4. 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在杂草丛中,萱草绽放着它的花朵,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5. 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拄着拐杖望着天地,感慨人生的浮沉。
  6. 淹泊且无叹,人事亦难恒:漂泊无依也不叹息,人事变化难以恒常。
  7. 一旦舍此去,触物不无情:一旦离开这里,触及万物怎能不生情。
  8. 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不应长久忧愁,而应享受当下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萱草扬其英”中的“扬”字,赋予萱草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
  • 对仗:如“山城淫雨霁,窗户含余清”中的“山城”与“窗户”,“淫雨”与“余清”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浮沉的感慨。诗人认为不应长久忧愁,而应享受当下的美好,体现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 山城、淫雨、窗户、余清:描绘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象,营造清新宁静的氛围。
  • 老人、午睡、杖策、荒庭:展现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传递出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 长夏、吾庐、清阴、众荣:描述夏日里小屋的秀丽和清凉树荫的繁茂,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茫茫榛莽、萱草、扬其英:在杂草丛中,萱草绽放着它的花朵,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 植杖、视天壤、悠然、浮生:拄着拐杖望着天地,感慨人生的浮沉,表达了对人生浮沉的深刻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淫雨”指的是什么? A. 小雨 B. 大雨 C. 连绵不断的雨 D. 暴雨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忧愁 B. 豁达 C. 悲观 D. 消极
  3. “萱草扬其英”中的“扬”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C. 连绵不断的雨
  2. B. 豁达
  3. B. 拟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梦境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喜晴有感呈晁郎》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前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后者通过梦境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两者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对宋代诗歌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