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邮州署秋日偶题 其二 魏源 〔清代〕 传舍官如住寺僧,半年暂主此荒城。 湖边无处看山色,但爱千家带雨耕。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这高邮州署的秋天偶然题写的诗中,我自比为像住在寺庙中的僧人一样的官员,只是暂时主持这座荒凉的城市半年。在湖边,我无法欣赏到远山的景色,但我喜爱看到千家万户在雨中耕作的景象。
注释:
字词注释:
- 传舍:古代官员临时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官署。
- 官如住寺僧:比喻官员在此地只是暂时的居住者,如同寺庙中的僧人。
- 暂主:暂时主持或管理。
- 荒城:指高邮,形容其荒凉。
- 带雨耕:在雨中耕作。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是通过比喻和直接描写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清代著名思想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此诗写于他在高邮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当地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是魏源在高邮州署任职期间,秋天偶然有感而发所作,反映了他对当地自然景色和人民生活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高邮任职期间的感受。首句以“传舍官如住寺僧”自比,形象地描绘了官员在此地的临时性和孤独感。次句“半年暂主此荒城”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暂时的管理和荒凉的环境。后两句转向自然和人民生活,虽然“湖边无处看山色”,但“但爱千家带雨耕”展现了作者对当地人民勤劳生活的喜爱和赞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比喻,将官员的临时居住状态与寺庙中的僧人相比,突出了官员的孤独和临时性。
- 次句“半年暂主此荒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临时性和荒凉感。
- 后两句转向自然和人民生活,虽然无法欣赏到远山的景色,但作者对当地人民在雨中耕作的景象感到喜爱。
修辞手法:
- 比喻:首句中的“官如住寺僧”是一个比喻,用以形容官员在此地的临时性和孤独感。
- 直接描写:后两句直接描写了湖边的景色和人民的生活,展现了作者的观察和感受。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高邮任职期间的感受,包括对荒凉环境的认识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传舍:官员的临时居住地,象征着临时性和孤独。
- 荒城:高邮,象征着荒凉和边缘。
- 带雨耕:在雨中耕作的景象,象征着勤劳和生活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传舍官如住寺僧”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提到的“荒城”指的是什么地方? A. 高邮 B. 北京 C. 上海 D. 广州
-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景象的喜爱? A. 山色 B. 湖景 C. 千家带雨耕 D. 城市繁华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推荐阅读魏源的其他作品,如《海国图志》等,以了解其思想和文学风格。
诗词对比:
-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多表现了隐逸和超脱,而魏源的诗则更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魏源全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清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