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

时间: 2025-01-20 00:34:05

穷居忘我拙,涉世懒逢迎。

壁破牵云补,窗疏待月生。

蘧庐天地阔,尘事羽毛轻。

好就杯中酒,狂歌一放情。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自题

作者: 陈辉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穷居忘我拙,涉世懒逢迎。
壁破牵云补,窗疏待月生。
蘧庐天地阔,尘事羽毛轻。
好就杯中酒,狂歌一放情。

白话文翻译:

我在贫居中忘却了自己,世俗交往懒于迎合。
墙壁破旧却修补牵引云彩,窗户稀疏期待月光明亮。
我的小屋在天地间显得广阔,尘世的琐事如羽毛般轻盈。
只要有酒在杯中,便可尽情高歌释放情感。

注释:

  • 穷居:住处贫穷。
  • 忘我:忘却自我。
  • :笨拙,不灵活。
  • 涉世:经历世事。
  • 懒逢迎:懒于迎合他人。
  • 壁破:墙壁破损。
  • 牵云补:修补墙壁时引起云彩。
  • 窗疏:窗户稀疏,透光。
  • 待月生:期待月亮升起。
  • 蘧庐:指简陋的小屋。
  • 尘事:世俗琐事。
  • 羽毛轻:形容琐事的轻微。
  • 狂歌:放声高歌。
  • 放情:释放情感。

典故解析:

“蘧庐”即是指陶渊明的居所,象征隐逸生活。诗中提到的“待月生”,带有对月亮的期待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辉,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常以隐逸自适的生活态度面对外部环境。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陈辉隐居时写成,表达了他对清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漠。

诗歌鉴赏:

这首《自题》通过朴实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在“穷居忘我拙”中,诗人自我反省,表达了在贫困环境中对物质的放下和心灵的独立;而“涉世懒逢迎”则进一步揭示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淡漠,表明他不愿随波逐流的坚定态度。
诗中“壁破牵云补,窗疏待月生”描绘了简陋却富有诗意的居住环境,墙壁的破旧与窗户的稀疏,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后面的“蘧庐天地阔,尘事羽毛轻”则展示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简陋的居所感受到天地的广阔,而对尘世琐事的轻视则指向他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最后,诗人以“好就杯中酒,狂歌一放情”结束,表达了在这份宁静与淡泊中,酒与歌带来的欢愉与释放。这不仅是对生活的态度,也是对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展现了诗人在简朴生活中找到的快乐与满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穷居忘我拙:表达了在贫穷环境中的自我反思。
    2. 涉世懒逢迎:显示了对世俗交往的懒惰,表明不愿迎合他人的态度。
    3. 壁破牵云补:描绘修补墙壁的情景,反映诗人的生活状态。
    4. 窗疏待月生:期待月亮的升起,暗示对美好瞬间的向往。
    5. 蘧庐天地阔:小屋与广阔天地的对比,突出心灵的自由。
    6. 尘事羽毛轻:世俗琐事的轻微,显示诗人对尘世的超然。
    7. 好就杯中酒:酒成为诗人精神寄托的象征。
    8. 狂歌一放情:放声高歌,释放内心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羽毛轻”比喻琐事的轻微,突显超然态度。
    • 对仗:如“穷居”与“涉世”,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漠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在简朴生活中找到的精神寄托。

意象分析:

  • 穷居:象征简朴与淡泊。
  • 壁破:隐喻生活的艰辛。
  • 窗疏:象征对外界的期待与向往。
  • 月生:代表美好与宁静的瞬间。
  • 蘧庐:寓意隐逸与自然的结合。
  • 杯中酒:象征生活中的乐趣与放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穷居”指的是什么?
    A. 住得富裕
    B. 住得贫穷
    C. 住在城市
    D. 住在乡村

  2. 诗人对世俗交往的态度是?
    A. 热衷迎合
    B. 懒于逢迎
    C. 非常积极
    D. 频繁应酬

  3. “尘事羽毛轻”中的“羽毛”象征什么?
    A. 重要的事情
    B. 世俗琐事的轻微
    C. 生活的重担
    D. 自然界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追求。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自然环境中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对比

  • 陈辉的《自题》与陶渊明的《饮酒》可以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但陈辉更强调了对生活的轻松态度,而陶渊明则更具哲理性和理想主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辉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陶渊明与隐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