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窗》
时间: 2025-01-19 16:47: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窗
作者: 王信 〔宋代〕
先生原是山中客,仅能扬雄一区宅。
穷冬十日不出门,群玉峰前看三白。
谁将名字落人间,丹陛入对天开颜。
江城作牧多暇日,犹有馀力穷跻攀。
膏肓不除泉石念,胜处何如眼中见。
四明风月岂无情,要是岁寒心不变。
晴檐初晃云母光,庭中已休雁鹜行。
玲珑元不碍达观,下视万物俱清凉。
白话文翻译
这位先生本是山中隐士,只有在扬雄的住所里住下。
冬天的十天里不出门,只在群玉峰前看那三白的景色。
谁把名字留在人世间,丹陛(即仙界)对着天开颜。
在江城做牧师,闲暇的日子多得很,仍然有余力去穷尽攀登。
心中对泉石的思念难以除去,胜处何如眼前所见。
四明的风月并非没有情感,只要岁寒之际心不变。
晴朗的屋檐下初现云母的光泽,庭中雁和鹜已不再飞行。
玲珑的景象并不妨碍我达观,俯视万物皆感到清凉。
注释
- 山中客:隐士,居住在山中的人。
- 扬雄:指汉代的文学家扬雄,形容该处为名士之宅。
- 三白:可能指雪、月亮和云,象征冬季的景色。
- 丹陛:仙界,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 膏肓:此处指心中的牵挂或思念。
- 四明:指四明山,位于浙江,风景优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信,宋代著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隐士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冬季,反映诗人在寒冷环境中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以及对隐士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心态。
诗歌鉴赏
《雪窗》是一首描写隐士生活和自然景色的古诗,王信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季雪景的宁静与美丽。诗中“穷冬十日不出门”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选择,表达了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理想。“群玉峰前看三白”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陶醉,冬天的雪、月、云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诗中对生命的沉思也相当深刻,“膏肓不除泉石念”道出了诗人心中对自然的思念与执着,这种情感在严寒的冬季更显得炽热。接下来“胜处何如眼中见”,反映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自我反思,似乎在质疑名利与权势的价值。
整体而言,《雪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传达出诗人追求心灵宁静与自我反省的哲学思想,具有深远的意蕴和超越时代的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原是山中客:引入诗人身份,强调隐士生活。
- 仅能扬雄一区宅:指隐士的栖身之所。
- 穷冬十日不出门:表现诗人对冬季的孤独感。
- 群玉峰前看三白:描绘自然景色,表现诗人内心的平静。
- 谁将名字落人间:反思个人的存在与价值。
- 丹陛入对天开颜: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欣赏。
- 江城作牧多暇日:描绘隐士的日常生活。
- 犹有馀力穷跻攀:表达对知识与生活的追求。
- 膏肓不除泉石念:强调诗人对自然的思念。
- 胜处何如眼中见:质疑名利与权力的真正价值。
- 四明风月岂无情:反映出自然的情感。
- 要是岁寒心不变:表现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晴檐初晃云母光:描绘清新自然的环境。
- 庭中已休雁鹜行:象征宁静的生活状态。
- 玲珑元不碍达观:强调心灵的清净。
- 下视万物俱清凉: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丹陛”指代仙界)、对仗(如“晴檐初晃,庭中已休”)以及意象的融合,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隐士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名利的反思,强调了心灵的宁静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分析
- 雪:象征纯洁与宁静,反映诗人内心的平和。
- 群玉峰: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壮丽,体现诗人的向往。
- 泉石:象征自然与人心的联系,反映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信的《雪窗》主要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 A. 夏天的花园
- B. 冬天的雪景
- C. 春天的雨水
-
诗中提到的“群玉峰”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自然山峰
- C. 一种神话传说
-
诗人在“穷冬十日不出门”中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态?
- A. 无聊
- B. 享受隐居生活
- C. 渴望社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春晓》 by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王信的《雪窗》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前者偏重于隐士的生活状态,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古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