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

时间: 2025-01-01 16:11:24

生甘类原宪,死不学陶朱。

但乐诗书在,未忧钟鼎无。

耻随波上下,难免鬼歔歈。

陋巷曲肱者,终朝还似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甘类原宪,死不学陶朱。
但乐诗书在,未忧钟鼎无。
耻随波上下,难免鬼歔歈。
陋巷曲肱者,终朝还似愚。

白话文翻译:

生活的甘甜如同原宪(原宪为战国时期的隐士),死后也不愿学习陶朱(陶朱为陶渊明,代表隐逸之人)。只要乐于诗书,不必忧虑没有财富地位。耻于随波逐流,难免像鬼哭狼嚎。住在陋巷、曲肱而眠的人,终日仍然显得愚笨。

注释:

字词注释:

  • :甘甜,指生活的乐趣。
  • 原宪:春秋时期的隐士,以简朴而著称。
  • 陶朱: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倡导隐逸生活。
  • 钟鼎:指富贵荣华的象征,钟和鼎是古代贵族的器具。
  • :羞耻,指对随波逐流的反感。
  • 随波上下:随风摇摆,指没有主见,随大流。
  • 鬼歔歈:形容悲惨的哭声,代表无所依靠的状态。
  • 陋巷:环境简陋的小巷,象征贫困之地。
  • 曲肱者:指以手肘支撑着头,形容懒散的样子。

典故解析:

  • 原宪陶朱都是隐士的代表,诗中以二者对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厌倦。
  • 钟鼎象征着财富和地位,而诗人则认为只要有诗书在身,便不必为此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丘壑,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深刻体会之时,表达了他对物质财富的轻视,以及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贫困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梅尧臣对物质与精神的深刻思考。诗中前两句以对比手法显示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原宪和陶朱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隐士形象,前者淡泊宁静,后者则重视诗歌和文化,诗人似乎选择了陶朱的道路——在贫困中保持心灵的丰盈。后两句则通过对“钟鼎无”的淡然和对世俗荣华的耻辱感,揭示了他对随波逐流的鄙夷,强调了知识和文化的价值。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对立与统一的美感,既有对物质匮乏的坦然接受,也有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生甘类原宪:诗人认为生活的甘甜与隐士原宪相似,强调精神生活的重要性。
  2. 死不学陶朱:即使死后也不愿追随陶朱,表达对世俗名利的拒绝。
  3. 但乐诗书在:只要有诗书相伴,便是不愁的生活。
  4. 未忧钟鼎无:不必担忧没有财富和地位。
  5. 耻随波上下:对随大流的羞耻感,表现出独立的精神。
  6. 难免鬼歔歈:随波逐流的人生难免悲惨。
  7. 陋巷曲肱者:住在简陋环境中的人。
  8. 终朝还似愚:即使如此,生活仍然显得愚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原宪和陶朱的对比,突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选择和追求。
  • 比喻:陋巷和曲肱比喻简陋的生活状态,展示诗人对贫困的态度。
  • 排比:通过“生甘”、“死不学”等句式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梅尧臣对物质财富的淡泊,强调知识和文化的价值,倡导一种理想化的隐逸生活,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原宪:象征隐士的淡泊与宁静。
  • 陶朱:象征追求精神文化的隐士。
  • 钟鼎:财富与地位的象征。
  • 陋巷:贫穷与简陋的生活环境。
  • 曲肱:懒散与无所事事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隐士原宪代表哪种生活态度?

    • A. 追求财富
    • B. 淡泊名利
    • C. 随波逐流
  2. 诗人对“钟鼎无”的态度是?

    • A. 忧虑
    • B. 轻视
    • C. 向往
  3. “陋巷曲肱者”指的是?

    • A. 住在富贵之家的人
    • B. 生活简陋的人
    • C. 追求名利的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与梅尧臣的《贫》,同样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更侧重于田园生活的美好,而梅尧臣则更加关注于精神文化的价值,两者在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集》
  •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