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诗僧怀静(一作观)
几生余习在,时复作微吟。
坐夏莓苔合,行禅桧柏深。
入山成白首,学道是初心。
心地不移变,徒云寒暑侵。
白话文翻译:
我在几生中积累的习惯至今仍在,时不时会轻声吟唱。
在夏天坐下来,苔藓和莓果交织在一起;走在禅意的山林中,桧树和柏树显得幽深。
走入山中,已然白发苍苍,修道的初心依然未变。
心地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只是徒然感叹寒暑的侵袭。
注释:
- 几生余习:几生的余习,指经过几生的修行和生活所积累的习惯。
- 微吟:轻声吟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 莓苔合:莓果与苔藓交织,描绘了夏日的自然景象。
- 行禅:在山中修行,强调了修道的生活。
- 白首:形容年老,暗示时间的流逝。
- 初心:最初的志向和追求,表示对修道的坚定信念。
- 寒暑侵:指寒冷和炎热的季节交替,象征时间的无情流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方干,唐代诗人,字子干,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方干晚年,表达了他对修道生活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对修道生活的感悟与思索。开头两句“几生余习在,时复作微吟”,表达了诗人修道多年后的感慨,习惯的延续让他在生活的喧嚣中时常回归内心的平静;而“坐夏莓苔合,行禅桧柏深”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苔苓和莓果的交融象征着生机与和谐,桧柏树的深邃映衬出其修道的静谧与深刻。接下来的“入山成白首,学道是初心”,诗人意识到岁月流逝,白发已生,但初心未改,显示出他对修道理想的坚持与执着。“心地不移变,徒云寒暑侵”则引出了时间的无情,却同时强调了内心的坚定和不变。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坚定的修道精神,展现了方干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几生余习在:经过几生的修行,习惯依然存在,表明修行的长期性。
- 时复作微吟:偶尔吟唱,表现出内心的宁静与感慨。
- 坐夏莓苔合:描绘夏日景象,表达自然的和谐美。
- 行禅桧柏深:走在深邃的禅林中,体现了修行的环境与心境。
- 入山成白首:进入山中修道,年华已逝,暗示时间的流逝。
- 学道是初心:学习修道是最初的志向,强调内心的坚持。
- 心地不移变:内心的信念没有改变,表现出对理想的执着。
- 徒云寒暑侵:虽然感受到季节的变迁,但内心依然坚定。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形象而生动。
- 对仗:如“坐夏莓苔合,行禅桧柏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白首象征时间的流逝,初心则象征对理想的坚持。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修道生活的真实感悟,强调持之以恒的修行精神以及内心信念的坚定不移。
意象分析:
- 莓苔: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 桧柏:代表着深邃的修行之路,寓意宁静与坚韧。
- 白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初心:指向最初的理想与目标,强调信念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描写
- B. 对修道的坚持
- C. 对人生的反思
-
“数生余习在”中的“余习”指的是什么?
- A. 习惯
- B. 学习
- C. 经验
-
诗中提到的“白首”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时间流逝
- C. 成就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内心的感受?
- A. 苔藓与莓果
- B. 山与水
- C. 花与鸟
-
答案:
- B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
诗词对比:
- 方干《赠诗僧怀静》与王维《鹿柴》: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修行的追求,但方干更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初心的坚持,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心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