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天台叶尊师》

时间: 2025-01-14 00:49:35

莫见平明离少室,须知薄暮入天台。

常时爱缩山川去,

有夜自携星月来。

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年栽。

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边白发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天台叶尊师
作者: 方干 〔唐代〕

莫见平明离少室,
须知薄暮入天台。
常时爱缩山川去,
有夜自携星月来。
灵药不知何代得,
古松应是长年栽。
先生暗笑看棋者,
半局棋边白发催。

白话文翻译:

不要只看到明亮的白天离开了少室山,
要知道薄暮时分才会进入天台山。
我常常希望能够缩短山川的距离,
而夜晚却能自带星星和月亮而来。
灵药不知道是哪个时代得到的,
古松想必是经过多年栽种的。
老师暗自微笑看着棋局的人,
棋局的半边已经催出了白发。

注释:

  • 平明:明亮的白天。
  • 薄暮:指傍晚的时分,天色渐暗。
  • 山川:指自然风景,这里可以理解为远行的困难。
  • 灵药:传说中的神奇药物,象征长生不老的追求。
  • 古松:古老的松树,象征恒久与生命力。
  • 暗笑:默默地微笑,表明老师的淡然态度。
  • 看棋者:指在下棋的人,象征人生的博弈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生于唐代,字季川,号涧中,晚号云溪。方干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有独到之处。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方干赠予其尊师叶适时,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的感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之间常以诗歌来沟通感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赠天台叶尊师》展现了方干对老师的深切敬意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开篇即以“莫见平明离少室”引入,展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暗示了人生旅程中不可避免的离别与孤独。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薄暮入天台”的意象,呈现出傍晚时分的宁静与深邃,这种景象不仅映射了诗人的心境,也象征着人们在时光流逝中应保持的内心宁静。

“常时爱缩山川去”一句,显示了诗人渴望缩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愿望,而“有夜自携星月来”则展现了夜晚的美好与宁静,似乎在传达出一种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找到光明的哲学思考。

后半部分的“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年栽”则通过灵药与古松的对比,体现出对生命及长寿的思考,古松象征着岁月的积淀与智慧的沉淀,表达了对长久友谊的珍视。

最后两句“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边白发催”通过对弈的比喻,体现了人生如棋的哲理,白发催人,意在提醒世人珍惜时光,学会在棋局与人生中寻找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见平明离少室:提醒他人不要只关注明亮的日子,离开少室山。
  2. 须知薄暮入天台:要知道,真正进入天台山的是在傍晚。
  3. 常时爱缩山川去:常常希望能够缩短与山川的距离。
  4. 有夜自携星月来:而夜晚却能带来星星与月亮。
  5. 灵药不知何代得:灵药的获得已不可考。
  6. 古松应是长年栽:古老的松树一定是经过多年栽种。
  7. 先生暗笑看棋者:老师默默地微笑着看着下棋的人。
  8. 半局棋边白发催:棋局的半边已催生了白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下棋,寓意深远。
  • 对仗:如“灵药”与“古松”,前后形成对比,增强诗歌韵律感。
  • 拟人:灵药和古松被赋予情感,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老师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对生命、时间和友谊的珍视。诗人在描写中流露出淡淡的感伤与深邃的智慧,体现了唐代士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少室山:象征离别与思考。
  • 天台山:象征理想与境界。
  • 灵药:象征长生不老的追求。
  • 古松:象征长久与智慧。
  • 星月:象征希望与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少室”指的是?

    • A. 一座山
    • B. 一座寺庙
    • C. 一座城
    • D. 一片湖
  2. 诗中“灵药”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长生不老
    • C. 爱情
    • D. 名声
  3. “半局棋边白发催”表达了什么?

    • A. 人生的无常
    • B. 年轻的希望
    • C. 生活的乐趣
    • D. 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人生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历史的反思。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则在送别中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方干的诗歌在主题上有共通之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