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时间: 2025-01-09 12:30:13

雀环孤,鸾镜冷,心事竟谁托。

乞与檀奴,跳脱手亲著。

泪痕点点斑斑,凭君认取,想犹记、并肩曾约。

信音邈。

还是翠袖分携,圆规铸成错。

钗合盟言,缥缈碧天阁。

任教赠恨羊权,腕栏双系,拦不住、江南花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祝英台近
作者: 周之琦 〔清代〕

雀环孤,鸾镜冷,心事竟谁托。
乞与檀奴,跳脱手亲著。
泪痕点点斑斑,凭君认取,想犹记并肩曾约。
信音邈。还是翠袖分携,圆规铸成错。
钗合盟言,缥缈碧天阁。
任教赠恨羊权,腕栏双系,拦不住江南花落。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孤独与思念,雀环孤独地挂在空中,鸾镜也显得冷清,心中的秘密又能寄托于谁呢?她恳求与她相爱的人一同脱离束缚。泪水留下点点斑痕,希望对方能认出这些泪痕,想必还记得她们曾经的约定。消息传递得遥远,依旧是那翠袖相携,却因圆规的误解而分开。两人之间的钗子和盟言在碧蓝的天阁显得缥缈不定。即使恨意满满,也无法阻挡江南的花落。

注释

  • 雀环:指鸟的环状饰物,象征孤独。
  • 鸾镜:指美丽的镜子,寓意冷清的心境。
  • 檀奴:指恋人,感情的寄托。
  • 泪痕:指流泪留下的痕迹,象征思念与伤感。
  • 翠袖:绿袖子,象征女子的柔情。
  • 圆规:比喻两人之间的误解与距离。
  • 钗合盟言:指两人曾经的誓言与约定。
  • 江南花落:暗指时光流逝与别离的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之琦,清代著名词人,生活在江南地区,擅长写词,作品多描写爱情与离愁,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时代的无奈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是一首情感深沉且细腻的词作,周之琦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孤独与思念。开篇以“雀环孤,鸾镜冷”两句,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又孤独的氛围,仿佛在暗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接下来的“乞与檀奴,跳脱手亲著”则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自由的向往,词人用“泪痕点点斑斑”来渲染思念之情,使得情感愈加真挚。

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感受的交融,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既有对美好爱情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尤其是“任教赠恨羊权,腕栏双系,拦不住江南花落”一句,展现了对爱情无法把握的无力感,使整首词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雀环孤,鸾镜冷”:以雀环和鸾镜象征孤独与冷清。
    • “心事竟谁托”:内心的秘密寄托于谁,展现孤独的深刻。
    • “乞与檀奴,跳脱手亲著”:渴望与爱人一起摆脱束缚。
    • “泪痕点点斑斑”:流泪的痕迹,象征思念之苦。
    • “凭君认取,想犹记并肩曾约”:希望对方能记得曾经的约定。
    • “信音邈”:消息遥远,情感难以传达。
    • “还是翠袖分携”:回忆中依然有美好时光。
    • “圆规铸成错”:比喻两人之间的误解。
    • “钗合盟言,缥缈碧天阁”:昔日誓言在空中变得虚幻。
    • “任教赠恨羊权”:即使有怨恨,也无法阻止时间流逝。
    • “腕栏双系,拦不住江南花落”:比喻对爱情的无奈,无法挽留。
  • 修辞手法

    • 比喻:雀环、鸾镜比喻内心的孤独与冷清。
    • 拟人:赋予物体以人的情感,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泪痕点点斑斑,凭君认取”对仗工整,增强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女子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对现实的惋惜与无奈,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心理。

意象分析

  • 雀环:象征孤独与无助。
  • 鸾镜:代表冷清的内心。
  • 檀奴:象征恋人,寄托情感。
  • 泪痕:表达思念与伤感。
  • 翠袖:代表温柔与美好回忆。
  • 江南花落:暗示时间流逝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雀环”和“鸾镜”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美好爱情
    • B. 孤独与冷清
    • C. 友情
    • D. 家乡
  2. “泪痕点点斑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思念与伤感
    • C. 愤怒
    • D. 无所谓
  3. “任教赠恨羊权”中“羊权”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爱情的无奈
    • C. 友情的背叛
    • D. 生活的琐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忧伤,但反映出的情感更为细腻与柔和。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则在激情与豪放中展现对生活的执着与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同样渗透着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选读》
  • 《周之琦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