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时芳(对竹赋)》
时间: 2025-01-04 09:29: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虚心劲节争萧散。无冬夏钩阑侧畔。霜风雪色沈沈晚。残不了细枝纤干。情中意里尘沙恨。试与聆弦歌急慢。无嫌青翠开青眼。相看似太原家惯。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这首诗描绘了竹子的高洁与坚韧,竹子在四季中不因天气的变化而凋零,冬夏之间依然挺立。即使在霜风雪夜之中,它也保持着细腻的品格。作者在感情中有着对尘世的怨恨,试图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急慢。竹子依旧青翠,不受外界的影响,仿佛是对故乡太原的眷恋。
注释:
- 虚心:指竹子的谦逊与坚韧。
- 劲节:指竹子的坚韧的节。
- 钩阑:古代的栏杆,表示竹子生长的环境。
- 沈沈:形容天气阴沉。
- 残不了:不能被摧毁或损坏。
- 尘沙恨:指对尘世繁杂的厌恨。
- 聆弦歌:聆听琴声,表示对音乐的向往。
- 青翠:形容竹子的颜色鲜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以自然景物入诗,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秋冬之交的夜晚,诗人观竹而生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对竹子的赞美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惜时芳》通过竹子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竹子在四季中始终保持着其清新与坚韧,象征着不屈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诗中提到的“霜风雪色沈沈晚”,让人联想到冬天的寒冷和孤寂,而竹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挺立,不屈不挠,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生命力。这种坚韧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回应,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情中意里尘沙恨”揭示了对世俗生活的厌恶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而“试与聆弦歌急慢”,则意味着在生活的急促与缓慢之间,诗人试图寻找一种内心的平衡。这首诗不仅是对竹子的描写,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对自然、对自我、对社会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虚心劲节争萧散:竹子以虚心和坚韧的节气在萧散的环境中争取生存。
- 无冬夏钩阑侧畔: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在栏边生长。
- 霜风雪色沈沈晚:在霜风和雪色的沉沉傍晚,竹子依然挺立。
- 残不了细枝纤干:即使环境恶劣,竹子的纤细枝干也不会被摧毁。
- 情中意里尘沙恨:在情感的内里,对尘世繁杂的恨意。
- 试与聆弦歌急慢:试图在音乐的急慢之间找到平衡。
- 无嫌青翠开青眼:不再嫌弃,竹子依旧青翠,眼中充满生机。
- 相看似太原家惯:与故乡太原相看,感情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竹子象征着坚韧的品质。
- 拟人:竹子被赋予情感,表达诗人对竹子的情感寄托。
- 对仗:如“青翠开青眼”,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尘世纷扰的逃避,体现了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坚韧、高洁的象征,代表不屈不挠的精神。
- 霜风雪色:表现冬天的寒冷与孤寂,突显竹子的坚强。
- 青翠: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有哪些? A. 竹子 B. 霜风 C. 雪 D. 以上都有
- 诗人对竹子的态度是? A. 厌恶 B. 赞美 C. 无所谓 D. 忽视
- “情中意里尘沙恨”中,“尘沙”指代的是? A. 自然景物 B. 生活的烦恼 C. 诗人的朋友 D. 诗歌
答案:
- D. 以上都有
- B. 赞美
- B. 生活的烦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王维《竹里馆》
诗词对比:
- 比较张继先的竹子意象与王维的《竹里馆》中的竹子描写,可以发现两者都表现了竹子的坚韧和高洁,但张继先更多地融入个人情感,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
- 《诗经与古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