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明经与进士,皆欲取公卿。
自是俗儒陋,非於吾道轻。
昔由羔雁聘,今乃草莱并。
不措一辞去,缘何禄代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科举制度和士人的一些看法。明经和进士都是希望能获得高官厚禄的人,但这只是一些平庸的儒生,轻视了真正的学问。过去通过高雅的羔雁之聘,今天却只是在草莱之间徘徊。既然不去做一点真正的学问,为什么还要依靠世俗的财富与地位呢?
注释
- 明经:指通过明经考试的士人,明经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
- 进士: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获得进士的士人被认为是优秀的才子。
- 公卿:古代官职的总称,指高级官员。
- 俗儒:指平庸的儒生,缺乏真正的学问和修养。
- 羔雁:古代用来形容高雅的聘请方式,通常象征高洁的品德。
- 草莱:指低级的、粗糙的,表示地位低下的事物。
- 禄:指俸禄,收入。
典故解析
- 羔雁聘:出自古代用羔雁作为聘请的象征,寓意高雅和纯洁的情操。
- 草莱:比喻地位低下的境地,反映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云溪,宋代著名诗人,曾任地方官职,以其诗歌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之时,诗人对当时社会上追逐功名利禄的风气表示不满,表达了对真正学问的追求和对世俗观念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明经与进士的追求,揭示了当时士人追求功名的心态及其对学术的轻视。诗人用“昔由羔雁聘,今乃草莱并”来对比过去的高雅与现在的庸俗,表达了对教育和学术的思考。诗中“自是俗儒陋,非於吾道轻”一句,直言对当时学术风气的不满,表明了诗人对真正学问的渴望和对庸俗追求的鄙视。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充分展示了梅尧臣对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经与进士,皆欲取公卿:明经和进士都是追求高官的人。
- 自是俗儒陋,非於吾道轻:他们只是平庸的儒生,轻视真正的学问。
- 昔由羔雁聘,今乃草莱并:过去有高雅的聘请,今天却只是在低级的境地中徘徊。
- 不措一辞去,缘何禄代耕:既然不做一点真正的学问,为什么还要依靠世俗的富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与“今”的对比,强调变化的深刻。
- 比喻:用“羔雁”和“草莱”来象征不同的境地和追求。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当时科举制度和士人追求的反思,强调真正学问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羔雁:象征高雅和纯洁,代表理想的追求。
- 草莱:象征低俗和庸碌,代表现实的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明经与进士的共同点是什么? A. 都是追求高官
B. 都是平庸的儒生
C. 都是出色的学者 -
“昔由羔雁聘,今乃草莱并”中的“羔雁”象征什么? A. 低级的追求
B. 高雅的品德
C. 普通的生活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作品与陶渊明的诗歌在主题上都反映了对现实的反思,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对学问的追求,而陶渊明则更强调田园生活的理想。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表现了不同的生活理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梅尧臣研究》
- 《古代科举制度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