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时间: 2025-01-08 23:49:33

琐窗朱户。

夜定人初去。

满院商声无觅处。

梧叶堆中虫语。

微寒乍掩屏纱。

西风孤怯灯花。

不是悲秋泪少,如今住惯天涯。

意思解释

清平乐

作者: 蒋春霖〔清代〕


原文展示:

琐窗朱户。夜定人初去。满院商声无觅处。梧叶堆中虫语。微寒乍掩屏纱。西风孤怯灯花。不是悲秋泪少,如今住惯天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夜晚宁静的场景,窗户小而朱红,夜色已深,初离人去。院子里没有了喧闹的声音,只有虫鸣在梧桐树叶间。微凉的空气让人不自觉地拉紧了纱帘,西风中灯下的花显得有些孤单。不是因为悲伤秋天的泪水减少了,而是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天涯漂泊的生活。


注释:

字词注释:

  • 琐窗: 小窗户,形容窗户狭小。
  • 朱户: 朱红色的门,象征着温暖和富贵。
  • 商声: 指商量、谈话的声音。
  • 虫语: 昆虫的鸣叫声。
  • 屏纱: 轻薄的纱帘,用来遮挡视线。
  • 灯花: 指灯下的花,意指在灯光下的孤独景致。

典故解析:

  • “天涯”: 本意为遥远的地方,常用来形容漂泊或离家在外的状态,反映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春霖,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而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体验与社会环境的变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个人的生活感受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运用了细腻的描绘手法,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略显孤独的夜晚场景。词中通过小窗、朱户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却又孤独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空间。商声与虫语的对比,更是突出了夜的寂静与微凉。微寒的感觉让人不自觉地拉紧屏风,西风与灯花的结合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

诗的最后两句“不是悲秋泪少,如今住惯天涯”深刻而富有哲理,表明了诗人对于生活的释然,尽管生活在天涯海角,内心却已然习惯了这种孤独的状态。这种对生活的淡然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无奈与接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琐窗朱户: 小窗和朱红色的门,描绘出一种温馨而封闭的环境。
  2. 夜定人初去: 夜色已深,人已离去,暗示孤独。
  3. 满院商声无觅处: 院子里没有了喧闹,只有寂静的环境。
  4. 梧叶堆中虫语: 细微的虫鸣声,增添了夜的气氛。
  5. 微寒乍掩屏纱: 感受到微寒,拉紧纱帘,表现出一种对温暖的渴望。
  6. 西风孤怯灯花: 西风吹拂下,灯下的花显得孤单。
  7. 不是悲秋泪少: 不再因为秋天的悲伤而流泪。
  8. 如今住惯天涯: 已经习惯了这种漂泊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情感的孤独。
  • 拟人: 将虫鸣、灯花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 词句之间的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与释然,反映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接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琐窗: 象征着封闭与孤独。
  • 商声: 代表过往的繁华和喧嚣。
  • 虫语: 细腻的生命,象征孤独的陪伴。
  • 灯花: 暗示孤独与脆弱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琐窗”指的是: A. 大窗户
    B. 小窗户
    C. 开放的窗户
    答案: B

  2. “虫语”指的是什么? A. 人的声音
    B. 昆虫的鸣叫
    C. 书本的翻页声
    答案: B

  3. 诗人对“天涯”的态度是: A. 痛苦的
    B. 习惯的
    C. 忽视的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与同样描写孤独与思乡之情的李清照《如梦令》进行对比,后者通过梦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更为强烈的情感,而蒋春霖的《清平乐》则更为内敛与淡然,反映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人研究》
  2.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