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霞亭》

时间: 2025-01-17 10:13:59

种桃人去岁华更,依旧红霞照月明。

但见浓云环百里,谁知春色满寰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种桃人去岁华更,依旧红霞照月明。
但见浓云环百里,谁知春色满寰瀛。

白话文翻译:

种桃的人去年已经离去,但依旧是红霞照耀着明月。
只见浓云环绕着百里,却不知春色已经充满了整个天地。

注释:

  • 种桃:种植桃树的人,暗示有丰盛的果实和美好的景象。
  • 去岁:去年,指时间的流逝。
  • 华更:华美的景象更为盛大,意味着时光的流转。
  • 红霞:红色的云霞,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色。
  • 照月明:映照着明亮的月光,暗示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 浓云:厚重的云层,表现出阴霾天气。
  • 环百里:环绕着百里,形容云层的广阔。
  • 春色满寰瀛:春天的色彩充满了整个世界,表示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种桃”可以引申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之意。桃花常常象征着美好与希望,诗中种桃的人离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不可长久,而春色的充盈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淳,宋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情感。其诗风清新淡雅,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蒸霞亭》创作于自然景色静谧的环境中,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桃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春天美好的感慨。首句“种桃人去岁华更”将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引入,表面上是对种桃人的追忆,实际上则寓意着美好事物的不常在。接着“依旧红霞照月明”则描绘出一个美丽的夜晚场景,尽管时间流逝,依然有美丽的红霞和明亮的月光陪伴。此时,诗人转而用“但见浓云环百里”描绘出一种阴郁的天气,似乎暗示生活中的苦难与忧愁。最后一句“谁知春色满寰瀛”则是一种反转,尽管周围有云雾,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依然存在,隐喻生命的希望和未来的可能性。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时光的感慨,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种桃人去岁华更:种桃的人在去年已经离开,暗示过去的美好已经不再。
  • 依旧红霞照月明:虽然种桃人不在,但美丽的红霞和明亮的月光依旧存在,体现了自然的恒久。
  • 但见浓云环百里:浓厚的云层遮蔽了远方,暗示生活中的烦恼与困境。
  • 谁知春色满寰瀛:隐藏在云层之后的春色,象征着希望的存在,强调春天的生命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种桃人”与“红霞”的对比,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 拟人:将春色表现为“满寰瀛”,赋予自然以生命,体现诗人对自然的情感寄托。
  • 意象:红霞与春色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在阴霾中依然要看到希望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希望,代表着生机与繁荣。
  • :象征美丽的景象,传递出一种温暖的情感。
  • :代表着生活中的困扰和阴霾。
  • 春色:象征生机与活力,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种桃人”象征什么? A. 过去的美好
    B. 未来的希望
    C. 生活的困扰
    答案:A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

  3. “依旧红霞照月明”中的“红霞”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美好的时光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同样表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月夜》 by 杜甫:通过夜景描绘出人间的情感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描绘春天的美景,与《蒸霞亭》相似之处在于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与情感的寄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诗词选集《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经典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