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操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8 02:53:28

净净,泉鸣,君听。

此何声,山应。

跏趺坐兮琴初停,斯音非浊非清。

三桧青。

树下杳冥冥,深涧万古流不盈。

不言而信,无为而成。

盘陀石上,此际吾心正平。

兰与蕙兮芳馨,纷绿叶兮长生。

高人焉用名。

岩花传其情,法曲集其灵,谁其画者王叔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净净,泉鸣,君听。此何声,山应。跏趺坐兮琴初停,斯音非浊非清。三桧青。树下杳冥冥,深涧万古流不盈。不言而信,无为而成。盘陀石上,此际吾心正平。兰与蕙兮芳馨,纷绿叶兮长生。高人焉用名。岩花传其情,法曲集其灵,谁其画者王叔明。

白话文翻译:

清澈的泉水在鸣响,你可听见吗?这是什么声音,山也在回应。坐在树下,琴声刚刚停下,这声音既不浑浊也不清亮。三棵青松,树下幽深而寂静,深涧中的流水千古奔流却没有盈满。不言而信,顺其自然就能成事。我在盘陀石上,此时我的心境正平和。兰花和蕙兰散发着芬芳,绿叶纷纷生长。高人又何必在意名声?岩石上的花传递着情感,曲调汇集着灵气,谁来绘制这幅画的呢?那人是王叔明。

注释:

  • 净净:形容声响清澈。
  • 泉鸣:泉水的声音。
  • 跏趺坐:双腿盘坐。
  • 斯音非浊非清:这声音不是浑浊也不是清亮,暗指一种中和的音调。
  • 三桧:三棵松树,象征坚韧和长青。

典故解析:

  • 王叔明:指的是王维,唐代著名诗人和画家,作品常常融合诗、画、琴等多种艺术形式,创造出和谐的艺术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奕绘,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崇尚自然,作品多表现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产生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反映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醉翁操二首 其一》是奕绘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开篇的“净净,泉鸣,君听”,便引发读者对清泉声的联想,展现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尤其是“无言而信,无为而成”这一句,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坐于树下,琴声初停,心境平和,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使用“兰与蕙”来象征优雅和高洁,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对王叔明的提及,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也是对艺术创作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传达出一种对自然、艺术、人生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净净,泉鸣,君听:开篇以清泉声引入,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此何声,山应:声音与自然的互动,山回应泉音,强调自然的和谐。
  • 跏趺坐兮琴初停:诗人坐下,琴声止息,暗示内心的沉静。
  • 斯音非浊非清:声音的特质,表达一种中庸之道。
  • 三桧青:青松的象征,代表生命的坚韧。
  • 树下杳冥冥:树下的幽深,传达了隐秘和宁静的意境。
  • 深涧万古流不盈:山涧流水的悠久,象征时间的流逝。
  • 不言而信,无为而成:强调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
  • 盘陀石上,此际吾心正平:表达心境的平和与安宁。
  • 兰与蕙兮芳馨:用花草象征美好与高雅。
  • 高人焉用名:反映高人的超脱与无欲。
  • 岩花传其情,法曲集其灵:自然与艺术的融合,表现了生命的真谛。
  • 谁其画者王叔明:引出对艺术创作者的思考,体现文化的传承。

修辞手法:

  • 比喻拟人:泉水、树木被赋予声音和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兰与蕙兮芳馨,纷绿叶兮长生”,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

意象分析:

  • 泉水:象征清澈与灵动。
  • 青松:象征长青与坚韧。
  • 兰与蕙:象征优雅与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兰与蕙”象征什么? A. 丑陋
    B. 优雅
    C. 短暂

  2. “无言而信,无为而成”体现了怎样的哲学思想? A. 强求
    B. 顺其自然
    C. 执着

  3. 诗中提到的“王叔明”是谁的代称? A. 诗人
    B. 画家
    C. 音乐家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王维的山水诗,强调自然与人心的和谐,展示了相似的主题和意境。

参考资料:

  • 《清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