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湖北山家》

时间: 2025-01-19 14:48:43

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

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

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湖北山家
施闰章 〔清代〕

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
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
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图景。诗人走到一条回环的小路旁,岸边的石头映入眼帘,老树从墙根处伸出。清澈的山水汇聚成小溪,桃花盛开,形成了一个村庄。诗人呼唤着鸡从栅栏边走过,酒也喝完了,周围的儿孙们尽情享受着这份温馨。老年人我将隐退于此,前面的山峰正好在我家的门前。

注释:

  • 路回:指小路蜿蜒回转。
  • 临石岸:靠近石头的河岸。
  • 树老出墙根:老树的根部长出墙边。
  • 野水合诸涧:野外的水流汇合了各个山涧。
  • 桃花成一村:桃花盛开,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村庄。
  • 呼鸡过篱栅:呼唤鸡从篱笆旁走过。
  • 行酒尽儿孙:饮酒至尽,周围有儿孙相伴。
  • 老矣吾将隐:年老之际,我将隐居。
  • 前峰恰对门:前方的山峰正好位于我的门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施闰章(生年不详,卒年1831年)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庭团聚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开头的“路回临石岸”便展示了一种回归自然的情景,诗人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耳边是水流的声响,目之所及是老树与石岸的静谧之美。

诗中所描绘的“桃花成一村”,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描摹,更是对乡村生活的赞美。桃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也是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呼鸡过篱栅,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酒尽儿孙,传达着家庭团聚的温暖与欢愉。

最后两句“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前峰的景象与自己的门相对,似乎在隐喻着他理想中的居所。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路回临石岸”:描绘出小路的蜿蜒曲折,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 “树老出墙根”:突显出村庄的悠久及自然的生机。
    • “野水合诸涧”:展现了自然水系的丰富与灵动。
    • “桃花成一村”:桃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描绘了乡村的美丽。
    • “呼鸡过篱栅”: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 “行酒尽儿孙”:透露出家庭和睦与温馨的氛围。
    • “老矣吾将隐”: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前峰恰对门”:传达出诗人理想栖居环境的美好。
  • 修辞手法

    • 比喻:桃花成村,暗喻着乡村的美丽与生机。
    • 拟人:呼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如“树老出墙根,野水合诸涧”,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家庭团聚的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 石岸:象征稳固与自然的结合。
  • 老树:代表着岁月的积淀与生命的延续。
  • 桃花:象征春天与生命的美好。
  • 野水:代表着自然的灵动与纯净。
  • 篱栅:体现了乡村的生活气息与朴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路回临石岸”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 A. 诗人感到孤独
    • B. 诗人走在自然中
    • C. 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怀念
  2. “桃花成一村”主要体现了什么?

    • A. 春天的景色
    • B. 村庄的繁荣
    • C. 自然的和谐
  3.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 A. 不屑一顾
    • B. 渴望与向往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施闰章的《过湖北山家》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田园风光,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施闰章更多地体现了家庭的温馨,而王维则着重于个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意境上相辅相成,共同展示了中国古代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山水田园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