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衡岳峰高刮眼明,行看浑异去时情。斜阳托宿沅江上,反听哀猿是好声。
白话文翻译:
衡山的山峰高耸,让人眼前一亮,行走时的心情与离去时完全不同。夕阳下,我在沅江边找了个地方过夜,反而觉得哀猿的叫声是美妙的音乐。
注释:
- 衡岳:指衡山,五岳之一,位于今湖南省。
- 刮眼明:形容山峰高耸,让人眼前一亮。
- 浑异:完全不同。
- 沅江:湖南省的一条主要河流。
- 反听:反而听。
- 哀猿:悲伤的猿猴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旅途中对景物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变化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嵲在旅途中所作,通过对衡山和沅江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变化的感慨。诗中的“哀猿”声,可能象征着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但作者却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来欣赏这种声音,显示了他的豁达和乐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衡山和沅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境变化。首句“衡岳峰高刮眼明”,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衡山的高耸,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第二句“行看浑异去时情”,表达了作者在行走中感受到的心情与离去时完全不同,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自然美景的触动。后两句“斜阳托宿沅江上,反听哀猿是好声”,则进一步以夕阳和哀猿的声音来衬托作者的心境,夕阳下的沅江和哀猿的叫声,本是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的象征,但作者却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来欣赏,显示了他的豁达和乐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变化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衡岳峰高刮眼明”: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衡山的高耸,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 “行看浑异去时情”:这句表达了作者在行走中感受到的心情与离去时完全不同,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自然美景的触动。
- “斜阳托宿沅江上”: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夕阳下,在沅江边找了个地方过夜的情景。
- “反听哀猿是好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哀猿叫声的欣赏,显示了他的豁达和乐观。
修辞手法:
- 夸张:“衡岳峰高刮眼明”中的“刮眼明”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用来形容山峰高耸,让人眼前一亮。
- 对比:“行看浑异去时情”中的“浑异”是一种对比的修辞手法,用来表达作者心情的变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变化的感慨。通过描绘衡山和沅江的景色,以及作者对哀猿叫声的欣赏,展现了作者的豁达和乐观。
意象分析:
- 衡岳:象征着高耸和壮丽。
- 斜阳:象征着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
- 哀猿:象征着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但作者却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来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衡岳”指的是哪座山? A. 泰山 B. 衡山 C. 华山 D. 嵩山
-
诗中的“刮眼明”是什么意思? A. 眼睛明亮 B. 眼前一亮 C. 眼睛刮伤 D. 眼睛模糊
-
诗中的“反听哀猿是好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A. 悲伤 B. 厌恶 C. 欣赏 D. 无奈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同样是描写山岳的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慨。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嵲的《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与杜甫的《望岳》:两首诗都描绘了山岳的景色,但张嵲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旅途变化的感慨,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