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览镜何颜面,江东一腐儒。
父书空满箧,母线尚萦襦。
穷巷惭南阮,骚坛厕小邾。
世人憎爱错,不卖椟中珠。
白话文翻译:
照镜子时我自问:我还有什么脸面?我不过是江东的一位腐朽的书生。父亲的书信满满当当,却只是空虚的文字;母亲的缝线仍旧缠绕在我的衣襦上。身处穷巷,我感到惭愧,像南阮那样的人;在诗坛上,我却像小邾那样被人瞧不起。世人对我又爱又恨,却不愿意出售我这颗珠子。
注释:
- 览镜:照镜子。
- 何颜面:还有什么脸面。
- 江东:指江东地区,古代的一个文化中心。
- 腐儒:指道德败坏的读书人。
- 父书:父亲的书信。
- 空满箧:满箱的书信却没有实际的内容。
- 母线:母亲用来缝衣服的线。
- 穷巷:贫穷的小巷。
- 南阮:南朝时期的阮籍,指的是被社会所不屑的人。
- 骚坛:指诗坛。
- 厕小邾:邾国的诗人,指地位不高的人。
- 世人憎爱错:世人对我的感情复杂。
- 不卖椟中珠:不愿意出售我内在的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骐生,清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学识渊博,但由于身世和环境的影响,未能实现报国理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史骐生感到人生失意之时,表达了他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与无奈。前两句以照镜子为引子,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与地位的懊悔和沮丧,恍若一个失意的书生,面对镜子,无法直视自己的面孔。接下来的两句讲述了父母的关爱与期待,然而这些都无法改变他空虚的内心与失落的处境,突显出他对家庭所寄予的厚望与终究未能实现的失落感。
后面的两句则是对社会的感慨,诗人自觉身处贫穷的环境中,同时又感到在文学创作上的孤立无援,像南阮那样的遭遇让他感到羞耻,而在诗坛上又像小邾那样被人轻视。他用“憎爱错”来形容世人对他的复杂情感,既有怜惜又有批评,最后以“不卖椟中珠”自喻,表达了对自身潜力未被认可的无奈与悲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览镜何颜面:照镜子时我感到羞愧,无法面对自己。
- 江东一腐儒:自嘲为江东地区一位无用的书生。
- 父书空满箧:父亲的书信虽多,却无实际意义。
- 母线尚萦襦:母亲的关爱依旧在身边,象征着家庭的牵挂。
- 穷巷惭南阮:身处贫穷的环境,感到惭愧。
- 骚坛厕小邾:在诗坛上,自己被人看不起。
- 世人憎爱错:世人对我的看法复杂,既有爱也有恨。
- 不卖椟中珠:虽然外在不被重视,但内在的价值依然存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自身的失落与父母的期望形成鲜明对比。
- 自喻:用“椟中珠”比喻自己的内在价值,表现出不被世人珍视的无奈。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对社会不公的感慨,揭示了个体在社会和家庭期望之间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镜子:象征自我反省。
- 书信:象征着家庭的期望和关爱。
- 穷巷:象征着社会的底层和困境。
- 珠子:象征内在的价值和潜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自嘲为何?
- A. 贫穷的农夫
- B. 无用的书生
- C. 受人尊敬的诗人
- D. 旅行者
-
诗中提到的“父书”指的是什么?
- A. 父亲的教诲
- B. 父亲的书信
- C. 父亲的遗产
- D. 父亲的诗篇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史骐生与李白的作品对比: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社会的感慨,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而史骐生则更显得沉郁与内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