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草怨》
时间: 2025-01-01 14:50: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锄草怨 种田望雨多,雨多长蓬蒿。 亦念官赋急,宁知荷锄劳。 亭午霁日明,邻翁醉陶陶。 乡吏不到门,禾黍苗自高。 独有辛苦者,屡为州县徭。 罢锄田又废,恋乡不忍逃。 出门吏相促,邻家满仓谷。 邻翁不可告,尽日向田哭。
白话文翻译
种田的人希望雨水多,但雨水多了却长满了蓬蒿。 虽然也担心官府的赋税紧迫,但谁知道扛着锄头劳作的辛苦。 正午时分,雨过天晴,阳光明媚,邻居的老翁醉醺醺地快乐。 乡里的官吏不来催税,禾黍的苗儿自然长得高。 只有那些辛苦劳作的人,屡次被州县的徭役所困扰。 锄田的工作被中断,田地也因此荒废,留恋家乡却又不忍逃离。 出门时官吏催促,而邻居家的谷仓却满满当当。 邻居的老翁无法告知,只能整天对着田地哭泣。
注释
- 亭午:正午时分。
- 霁日:雨过天晴的阳光。
- 陶陶:快乐的样子。
- 乡吏:乡里的官吏。
- 禾黍苗:指庄稼。
- 州县徭:州县征派的徭役。
- 罢锄:停止锄草。
- 恋乡:留恋家乡。
- 满仓谷:谷仓里装满了粮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农民疾苦的同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农民在官府赋税和徭役压迫下的苦难生活。诗中通过对比邻翁的快乐和辛苦者的悲惨,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意象,深刻揭示了唐代农民的苦难生活。诗中,“种田望雨多,雨多长蓬蒿”一句,既表达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又暗示了雨水过多带来的灾难。“独有辛苦者,屡为州县徭”一句,直接指出了农民在官府赋税和徭役压迫下的悲惨境遇。诗的结尾,“邻翁不可告,尽日向田哭”,更是以悲凉的笔触,描绘了农民内心的绝望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好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种田望雨多,雨多长蓬蒿”:表达了农民对雨水的复杂情感,既希望雨水充足,又担心雨水过多导致杂草丛生。
- “亦念官赋急,宁知荷锄劳”:揭示了农民在官府赋税压力下的辛勤劳作。
- “亭午霁日明,邻翁醉陶陶”:通过对比邻翁的快乐和农民的辛劳,突出了社会的不公。
- “乡吏不到门,禾黍苗自高”:暗示了官吏的疏忽和农民的无奈。
- “独有辛苦者,屡为州县徭”:直接指出了农民在徭役压迫下的苦难。
- “罢锄田又废,恋乡不忍逃”:表达了农民对家乡的留恋和对逃离的无奈。
- “出门吏相促,邻家满仓谷”:通过对比邻家的富足和农民的贫困,加深了社会不公的印象。
- “邻翁不可告,尽日向田哭”:以悲凉的笔触,描绘了农民内心的绝望和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邻翁的快乐和农民的辛劳进行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公。
- 拟人:“禾黍苗自高”中的“自高”赋予了禾黍苗以人的特性,增强了形象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深刻揭示了唐代农民在官府赋税和徭役压迫下的苦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蒿:象征着杂草丛生,暗示了农民的困境。
- 亭午霁日明:象征着雨过天晴,但农民的困境并未因此改变。
- 禾黍苗:象征着庄稼,暗示了农民的希望和无奈。
- 满仓谷:象征着富足,与农民的贫困形成鲜明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亭午霁日明”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早晨 B. 正午 C. 傍晚 D. 深夜
- 诗中“独有辛苦者,屡为州县徭”反映了什么问题? A. 农民的勤劳 B. 官府的赋税和徭役 C. 邻翁的快乐 D. 雨水的多少
- 诗的结尾“邻翁不可告,尽日向田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反映了唐代战争给农民带来的苦难。
- 白居易《卖炭翁》:揭示了唐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兵车行》相比,司马扎的《锄草怨》更侧重于揭示农民在官府赋税和徭役压迫下的苦难。
- 与白居易的《卖炭翁》相比,两者都反映了唐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但《锄草怨》更侧重于农民的困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司马扎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读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