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渭南晚次华州》
时间: 2025-01-19 20:00: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渭南晚次华州 司马扎 〔唐代〕
前楼仙鼎原,西经赤水渡。 火云入村巷,馀雨依驿树。 我行伤去国,疲马屡回顾。 有如无窠鸟,触热不得住。 峨峨华峰近,城郭生夕雾。 逆旅何人寻,行客暗中住。 却思林丘卧,自惬平生素。 劳役今若兹,羞吟招隐句。
白话文翻译:
从渭南出发,傍晚时分到达华州。 前方是仙鼎原,向西经过赤水渡口。 火红的云彩进入村庄小巷,残留的雨水依附在驿站的树上。 我行走时感到离开国家的悲伤,疲惫的马匹屡次回头望。 就像没有巢穴的鸟儿,触碰到炎热无法停留。 高耸的华山峰近在眼前,城郭被傍晚的雾气笼罩。 旅店中是谁在寻找,行人在暗中住宿。 我反而思念在林间山丘的安卧,自然满足于平生的愿望。 如今劳役如此,羞于吟唱招隐的诗句。
注释:
- 前楼仙鼎原:指前方的高原,仙鼎可能是地名或形容词,表示高原的神秘或重要。
- 西经赤水渡:向西经过赤水渡口,赤水可能是河流名。
- 火云:形容云彩红如火。
- 馀雨:残留的雨水。
- 去国:离开国家,指离开故乡或京城。
- 疲马屡回顾:疲惫的马匹多次回头,比喻诗人对故乡的留恋。
- 无窠鸟:没有巢穴的鸟,比喻无处安身。
- 触热不得住:触碰到炎热无法停留,比喻环境艰苦无法安居。
- 峨峨华峰:高耸的华山峰。
- 城郭生夕雾:城墙和城市被傍晚的雾气笼罩。
- 逆旅:旅店。
- 行客暗中住:行人在暗中住宿,指旅途中的不便和隐秘。
- 林丘卧:在林间山丘安卧,指隐居生活。
- 自惬平生素:自然满足于平生的愿望,指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劳役今若兹:如今的劳役如此繁重。
- 羞吟招隐句:羞于吟唱招隐的诗句,指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居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表现旅途的艰辛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该诗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和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司马扎在从渭南前往华州的旅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旅途艰辛的感受,以及对离开故乡的悲伤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旅途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火云入村巷,馀雨依驿树”等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感。而“我行伤去国,疲马屡回顾”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离开故乡的悲伤和对旅途的疲惫。最后,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楼仙鼎原,西经赤水渡:诗的开头指出了旅行的起点和方向,前方是神秘的仙鼎原,向西经过赤水渡口。
- 火云入村巷,馀雨依驿树: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火红的云彩进入村庄小巷,残留的雨水依附在驿站的树上。
- 我行伤去国,疲马屡回顾:表达了诗人对离开故乡的悲伤,疲惫的马匹多次回头望,比喻诗人对故乡的留恋。
- 有如无窠鸟,触热不得住:比喻诗人无处安身,触碰到炎热无法停留,形容旅途的艰辛。
- 峨峨华峰近,城郭生夕雾: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高耸的华山峰近在眼前,城郭被傍晚的雾气笼罩。
- 逆旅何人寻,行客暗中住:描述了旅途中的不便和隐秘,旅店中是谁在寻找,行人在暗中住宿。
- 却思林丘卧,自惬平生素: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思念在林间山丘的安卧,自然满足于平生的愿望。
- 劳役今若兹,羞吟招隐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如今的劳役如此繁重,羞于吟唱招隐的诗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有如无窠鸟”,将诗人比作没有巢穴的鸟,形容无处安身。
- 拟人:如“疲马屡回顾”,将马匹拟人化,表达诗人对故乡的留恋。
- 对仗:如“火云入村巷,馀雨依驿树”,通过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受,以及对离开故乡的悲伤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展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