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辑全唐文赴西苑万善殿翻阅释典 其一》

时间: 2025-01-01 21:15:11

谁来天上溯银流,一叶凌虚太乙舟。

莲海径从香界渡,蓬山不是世间秋。

旃檀缥缈行边惹,楼阁溟濛望里浮。

每怅三神波浪隔,乘槎真个到瀛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谁来天上溯银流,一叶凌虚太乙舟。莲海径从香界渡,蓬山不是世间秋。旃檀缥缈行边惹,楼阁溟濛望里浮。每怅三神波浪隔,乘槎真个到瀛洲。

白话文翻译:

谁能在天上逆流而上,像一叶小舟在太乙星空中漂浮。莲花的海面上从香界渡来,蓬莱山却不是人间的秋景。旃檀树在朦胧的行舟旁轻轻飘荡,楼阁在迷雾中若隐若现。每当惆怅于三神山与波浪之间的隔阂,我真希望能乘着木筏到达瀛洲。

注释:

字词注释:

  • 溯银流:顺流而上,银流指的是银河。
  • 太乙舟:太乙指的是道教中的太乙天,舟指小船。
  • 莲海:指盛开莲花的水面。
  • 香界:指香气弥漫的境界,象征着超脱的境界。
  •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代表着理想中的境界。
  • 旃檀:指檀香树,常用于形容香气或清幽的环境。
  • 溟濛:形容朦胧、模糊的状态。
  • 三神:指道教的三位神明,象征着神秘的力量。
  •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理想和超然的世界。

典故解析:

  • 蓬莱瀛洲等地名均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仙境,代表着人们对长生不老及理想生活的向往。
  • 诗中提到的“太乙舟”与“香界”等,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对宇宙和生死的探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尔准,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受道教文化影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作者受道教文化熏陶,常在诗中表达对仙境的向往与人间世事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修道、追求长生的思想。

诗歌鉴赏:

这首《奉命辑全唐文赴西苑万善殿翻阅释典 其一》通过对高远境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惆怅。开篇便以“谁来天上溯银流”引入,构建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描绘了在“莲海”与“香界”的交融之中,诗人所向往的理想世界。诗中运用“蓬山不是世间秋”的意象,将人间的平淡与仙境的瑰丽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孤独与渴望。

在后半段,诗人通过“旃檀缥缈”和“楼阁溟濛”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境界的幽远与神秘,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最后,提到“三神波浪隔”,则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世界无法抵达的无奈与惆怅,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既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又有道教哲学的内涵,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宇宙观的思考,体现了清代诗人的文化追求和精神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来天上溯银流:问谁能在天上逆流而上,形象展示了超凡脱俗的追求。
  2. 一叶凌虚太乙舟:比喻在无边的宇宙中,孤舟漂浮,象征孤独的灵魂。
  3. 莲海径从香界渡:描绘从香气四溢的地方渡过盛开的莲花海,展现出一种幽雅的意境。
  4. 蓬山不是世间秋:强调理想与现实的差异,蓬莱山上的秋色美丽而不属于人间的平凡。
  5. 旃檀缥缈行边惹:描写旃檀树的缥缈和神秘,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梦幻感。
  6. 楼阁溟濛望里浮:楼阁在迷雾中浮现,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
  7. 每怅三神波浪隔:表达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隔阂。
  8. 乘槎真个到瀛洲:希望能够乘坐木筏抵达理想的仙境,体现出对长生和理想世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溯银流”比喻逆流而上,表达追求理想的决心。
  • 拟人:如“楼阁溟濛望里浮”,赋予楼阁以生命,增强诗的灵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道教文化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流:象征宇宙的浩瀚与生命的流动。
  • 太乙舟:象征着追求超脱的工具。
  • 莲海:代表纯洁与美好。
  • 香界:象征着高雅与超凡。
  • 蓬山瀛洲:传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银流”指的是什么?

    • A. 河流
    • B. 银河
    • C. 人生
    • D. 时间
  2. “蓬山不是世间秋”表达了什么?

    • A. 蓬山的秋天很美
    • B. 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 C. 对秋天的喜爱
    • D. 蓬山的存在
  3. 诗中提到的“瀛洲”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人间的烦恼
    • C. 理想与长生的地方
    • D. 自然景观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白在《庐山谣》中也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两者在主题上与孙尔准的作品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与理想的共同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歌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