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晦日登烽火山》

时间: 2025-01-19 13:19:05

兴来走上烽火山,著足不定秋风寒。

四边黄茅滑如雨,低头一看毛发竖。

几年要到紫菜乡,大练小练并东墙。

如今一时在眼傍,白云浮水天茫茫。

酒阑更欲吊虎屋,无端日脚相催促。

一奴魋髻一跋足,逐我下山如野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晦日登烽火山
作者:林亦之 〔宋代〕

兴来走上烽火山,
著足不定秋风寒。
四边黄茅滑如雨,
低头一看毛发竖。
几年要到紫菜乡,
大练小练并东墙。
如今一时在眼傍,
白云浮水天茫茫。
酒阑更欲吊虎屋,
无端日脚相催促。
一奴魋髻一跋足,
逐我下山如野鹿。

白话文翻译

兴致勃勃地走上烽火山,脚下不稳,感到秋风的寒冷。四周的黄茅草滑如雨水,低头一看,毛发都竖起来了。几年后将要到达紫菜乡,那里有大练小练的队伍在东墙边。如今这一切就在眼前,白云浮在水面上,天空显得茫茫无边。酒喝到尽兴,更想去吊唁虎屋,无缘无故,时间的脚步催促着我。一位奴仆的发髻高高竖起,脚步轻快,像野鹿一样把我逐下山去。

注释

  • 烽火山:指古代用来传递军事信息的烽火台,象征着战争与紧急。
  • 著足不定:脚下不稳,形容行走时的摇晃。
  • 毛发竖:形容惊恐或寒冷的状态,毛发因寒风或恐惧而竖起。
  • 紫菜乡:可能是指某个地方,具体位置不详,或为诗人设想的理想之地。
  • 吊虎屋:可能是指对某种威猛或危险的象征进行怀念或祭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亦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借登山之际,抒发对时间流逝与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描绘自然风光,映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上烽火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开篇即以“兴来走上烽火山”引入,展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态度,然而随之而来的“著足不定秋风寒”则转为感受到的秋日寒意,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不安。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黄茅滑如雨”,不仅展现了秋日的萧瑟,更营造了诗人内心的惶恐。

接下来的“几年要到紫菜乡”,则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向往与期待,透露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而“如今一时在眼傍,白云浮水天茫茫”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孤独,仿佛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眼前的现实却显得如此渺小与无边。

结尾部分,“一奴魋髻一跋足,逐我下山如野鹿”,这里的奴仆形象带有一种幽默感,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被生活驱使的状态,仿佛在提醒诗人要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去。这种对比与反思,令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既有对生命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兴来走上烽火山:诗人因兴趣而登山,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 著足不定秋风寒:脚下不稳,感受到秋风的寒冷,暗示着脆弱和不安。
  • 四边黄茅滑如雨:描绘四周环境,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低头一看毛发竖: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的惊恐与寒冷。
  • 几年要到紫菜乡:表达对未来的向往与渴望。
  • 大练小练并东墙:暗示生活中训练与学习的重要性。
  • 如今一时在眼傍:现实在眼前,但充满了茫然。
  • 白云浮水天茫茫:展现一种孤独与无边无际的感觉。
  • 酒阑更欲吊虎屋:对过往的怀念与对危险的敬畏。
  • 无端日脚相催促:时间的流逝无情,催促着生活。
  • 一奴魋髻一跋足:带有幽默感,表现生活的琐碎。
  • 逐我下山如野鹿:形象生动,表现出一种被生活驱使的状态。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白云浮水天茫茫”通过意象的对仗,增强了诗的美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哲理性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烽火山:象征着历史与战争,暗示着不安的情绪。
  • 秋风:代表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无常。
  • 黄茅:自然的景象,传达出一种萧瑟之感。
  • 白云:象征着自由与梦想,但又显得遥不可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烽火山”主要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与紧急
    • C. 自然美景
      答案:B
  2. “四边黄茅滑如雨”中“滑如雨”是比喻什么?

    • A. 颜色
    • B. 质感
    • C. 速度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紫菜乡”象征什么?

    • A. 理想生活
    • B. 现实困境
    • C. 伤感的回忆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思考,但其更加沉重,体现出诗人对时局的关注。而林亦之的诗则更显轻快,流露出对未来的向往与对现实的调侃,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