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凤林关》
时间: 2025-01-01 14:01: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凤林关
作者:胡安国
马首西南二十年,每经关左重留连。
殷勤拂石临流水,邂逅凭栏倚暮烟。
千古物情吟不尽,四时风景画难传。
何人可作隆中伴,待结比邻买钓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凤林关的感慨和思索。诗中提到自己已经在西南方向行走了二十年,每次经过这个关口时都留连忘返。诗人用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石头,站在流水旁,偶然间在傍晚的烟雾中倚着栏杆。千古以来的世事情感难以吟唱完,四季的风景画也难以完全传达出来。谁能成为我在隆中时的伴侣,等待着一起结为邻居,买一只钓鱼的小船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马首:指马的头,诗中表示方向。
- 重留连:多次留连,形容对景色的留恋。
- 殷勤:形容热情周到。
- 邂逅:偶然相遇。
- 凭栏:指倚靠在栏杆上,常用来表达思考或感慨。
- 千古物情:指千古以来的情感和事物。
- 四时风景:四季的自然景色。
- 隆中:指隆中,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隐居地,有隐士的意象。
典故解析:
- 隆中:在三国时期,诸葛亮隐居在隆中,后被刘备三顾茅庐所请出,象征着高人隐士的理想境地。诗中提到隆中伴,暗指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安国是宋代的诗人,以擅长山水诗和抒情诗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历凤林关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过凤林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山水诗,通过描绘凤林关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诗人以“马首西南二十年”引入,强调了他在此地的驻足与留恋,表现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和对自然的依恋。接下来的“殷勤拂石临流水”,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似乎在抚摸着岁月的流动。
“千古物情吟不尽,四时风景画难传”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感慨,体现出人类情感与自然景色之间的永恒关系。最后两句“何人可作隆中伴,待结比邻买钓船”则流露出作者对友谊的渴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希望交织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深邃的情感以及对友谊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饱满的内心世界与对自然的热爱,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马首西南二十年:诗人走过西南的旅程,暗含对岁月的感慨。
- 每经关左重留连:经过关口时总是流连,表现出对景色的留恋。
- 殷勤拂石临流水:温柔细腻地抚摸石头,象征对自然的亲近。
- 邂逅凭栏倚暮烟:偶然间在傍晚的烟雾中欣赏景色,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 千古物情吟不尽:历史的情感无法尽述,表达了对人类情感的深思。
- 四时风景画难传:四季的美景难以用画作表达,强调自然的无穷魅力。
- 何人可作隆中伴: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向往。
- 待结比邻买钓船:希望与朋友共同生活,象征着对友谊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千古物情”比喻人类情感的复杂与深邃。
- 拟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千古物情吟不尽,四时风景画难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谊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体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首:象征方向和旅途。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暮烟:象征黄昏的宁静与惆怅。
- 钓船:象征隐逸生活的理想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胡安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的“隆中”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隐居地?
A. 曹操
B. 刘备
C. 诸葛亮
D. 孙权 -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和对自然的什么情感?
A. 厌倦
B. 忽视
C. 感慨
D. 反感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 by 李白
- 《静夜思》 by 李白
- 《饮湖上初晴后雨》 by 苏轼
诗词对比:
- 《山中与幽人对酌》:同样表达了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与对友谊的向往。
- 《饮湖上初晴后雨》: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的结合,情感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