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时间: 2025-01-19 21:27: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意
常建 〔唐代〕
井底玉冰洞地明,
琥珀辘轳青丝索。
仙人骑凤披彩霞,
挽上银瓶照天阁。
黄金作身双飞龙,
口衔明月喷芙蓉。
一时渡海望不见,
晓上青楼十二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幻想场景。井底如同玉石般清澈明亮,琥珀色的辘轳搭配青丝的绳索。在这里,仙人骑着凤凰披着彩霞,像是在挽起银色的水瓶,照亮了天上的阁楼。黄金铸成的双飞龙口衔明月,喷吐出如芙蓉花般的美丽。一时渡海而去,却无法看到,晨曦时分,青楼高耸的十二重楼阁依然隐秘。
注释:
- 井底:指井的底部,这里形容清澈。
- 玉冰:比喻清澈透明的水,像玉石和冰一样。
- 琥珀辘轳:琥珀做的水车,寓意珍贵。
- 仙人骑凤:传说中的神仙骑着神鸟,象征高雅。
- 银瓶:象征美好与珍贵的事物。
- 黄金作身:指用黄金铸造成的龙,寓意尊贵。
- 喷芙蓉:形容龙口中喷出的美丽花朵,象征美好。
- 青楼十二重:指高耸的楼阁,象征华美的建筑。
典故解析:
- 仙人: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指代隐居的高人,象征着超凡脱俗。
- 凤:凤凰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常用来代表美好和尊贵。
- 明月:明月常常出现在古诗中,寓意清幽和思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常建,字季常,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是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之一,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闻名。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文化兴盛之时,常建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世纷扰的超然。
诗歌鉴赏:
《古意》是一首具有强烈的幻想色彩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开篇以“井底玉冰洞地明”引入,给人一种清澈而宁静的感觉,随后通过“琥珀辘轳青丝索”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仙人骑凤的意象则将读者带入一个神话般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黄金作身双飞龙”更是将这种超凡的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龙与明月的结合象征着权力与美的交融。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层次分明,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神话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结尾处“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则将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表现了出来,令人感到一丝惆怅与无奈。这种超现实的描绘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哲理内涵,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会思考人世间的种种纷扰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井底玉冰洞地明”:形容井底的水清澈如玉,象征纯洁。
- “琥珀辘轳青丝索”:水车和绳索的描绘,暗示着自然与人造的和谐。
- “仙人骑凤披彩霞”:将神话与现实结合,描绘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挽上银瓶照天阁”:银瓶的意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传递。
- “黄金作身双飞龙”:龙的形象象征着权力与尊贵。
- “口衔明月喷芙蓉”:美的呈现,引发对自然的赞美。
- “一时渡海望不见”: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 “晓上青楼十二重”:象征华美与繁华的现实,形成对比。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冰”比喻水的清澈,用“黄金”比喻龙的尊贵。
- 拟人:仙人骑凤,赋予其生命与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整体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纷扰的反思,营造出一种超然的心境。
意象分析:
- 井底:象征清澈与宁静。
- 琥珀:象征珍贵的事物。
- 仙人:代表超脱尘世的理想。
- 飞龙:象征权力与尊贵。
- 青楼:代表华美与世俗的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井底是如何形容的? A. 清澈如水
B. 清澈如玉冰
C. 清澈如玻璃
D. 清澈如溪水 -
“仙人骑凤”中的“凤”象征什么? A. 平常人
B. 吉祥与美好
C. 竞争对手
D. 现实生活 -
诗中描绘的“黄金作身双飞龙”意象的象征是什么? A. 贫穷
B. 尊贵与权力
C. 普通
D. 自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常建的《古意》与李白的《庐山谣》均描绘了自然与人神的交融,但常建更侧重于理想境界的构建,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常建与他的诗歌》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