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相思·树槎牙
作者:石孝友 〔宋代〕
树槎牙。冰交加。冷艳疏疏瘦影斜。
几枝梅花放。天一涯。语三叉。已是情多怨物华。
那堪更忆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寒冷的冬天,树木的枯瘦影子在冰雪中显得冷清而孤独。几枝梅花在严寒中绽放,显示出它的坚韧。远方的天际仿佛在诉说着某种离愁,心中满是对物是人非的惋惜,难以承受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注释
- 树槎牙:树的枯枝,形状像槎(小船),带有瘦削的意味。
- 冰交加:冰雪交织,形容寒冷的天气。
- 冷艳:冷清而美丽,形容梅花在寒冬中开放的矛盾美。
- 疏疏瘦影斜:形容树影瘦弱,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 天一涯:遥远的天际,暗示离愁的深远。
- 语三叉:可能意指三叉路口,象征着人生的选择与分离。
- 情多怨物华:感情深厚,但又对花开花落、物是人非心生怨恨。
- 那堪:无法忍受,形容思乡情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孝友是宋代的一位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为主题,表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他的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常通过自然景物来折射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冬季,可能是诗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离别,内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身处异乡的游子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诗人借助梅花在寒冬中坚韧不拔的形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长相思·树槎牙》通过描绘冬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开篇的“树槎牙”描绘了树木的枯瘦,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严酷。紧接着用“冰交加”增强了寒冷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孤寂的空间感。梅花的几枝放出了一丝生机,但在严寒中依旧显得孤立无援,仿佛在昭示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坚韧。诗中“天一涯”与“语三叉”的意象相结合,表现了离别后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情感的表达在“已是情多怨物华”中达到高潮,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尽显心中的怨恨与惆怅。最后一句“那堪更忆家”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顶点,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词以自然景象引入个人情感,层层递进,情绪由冷寂、孤独到思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事变化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树槎牙:引入寒冬景象,树木的枯瘦给人以孤独感。
- 冰交加:描绘环境的严酷,营造出冷清的氛围。
- 冷艳疏疏瘦影斜:表现梅花的坚韧与孤寂。
- 几枝梅花放:梅花在寒冬中开花,象征希望与坚韧。
- 天一涯:暗示遥远的思念,表现离愁之苦。
- 语三叉:象征人生的选择与分离,暗含无奈。
- 已是情多怨物华:感情深厚,却因时间的流逝而生怨。
- 那堪更忆家:思乡情切,无法承受的离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木的枯瘦比作槎,增强了视觉的形象感。
- 拟人:通过“语三叉”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天一涯”与“语三叉”,形成了和谐的音韵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冬天的孤寂感受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人在时光流逝、人生变迁中产生的无奈与感伤。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深刻反映了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树槎牙:象征孤独与生命的脆弱。
- 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
- 冰:象征寒冷与无情的时光。
- 天一涯:象征遥远的思念与人生的隔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树槎牙”指的是什么?
- A. 树的枯枝
- B. 树的根部
- C. 树的花朵
-
“几枝梅花放”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绝望
- B. 坚韧
- C. 快乐
-
诗中“那堪更忆家”表达了什么?
- A. 对故乡的思念
- B. 对朋友的怀念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A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贺铸《天净沙·秋思》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思乡之情,但更多着眼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贺铸《天净沙·秋思》:通过秋天的景象表现了离愁别绪,与石孝友的冬景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词人简介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