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重九忆亡妹掌珠》
时间: 2025-01-01 15:02: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最是关心处,算年年重阳时节,凄风苦雨。
一自三秋分雁字,忍把茱萸重数。
便剪纸招魂来否。
寂寞夜台尘土隔,问黄泉可有悲凉句。
参不破,幽明路。
眼前事事添愁绪。
况天边几行征雁,雁声凄楚。
触景伤情双泪落,不道此生难聚。
更不道梦魂无据。
转眼红颜成白骨,冷清清一片埋愁土。
惟此恨,足千古。
白话文翻译:
这段诗歌最关心的就是每年重阳节的时节,凄风苦雨令人感到孤寂。自从秋分以来,天上的雁字飞过,忍不住一遍遍数着茱萸。难道能剪纸来招魂吗?寂寞的夜晚,尘土隔开了生与死,问黄泉之下是否有悲伤的诗句?幽冥之路难以参透,眼前的每一件事都让人愁苦。更何况天边几行归雁,雁声凄楚,触景生情,泪水双双落下,竟难以相聚。更不必说梦中的魂灵无处追寻。一转眼,红颜已成白骨,冷冷清清埋藏着愁苦的土壤。唯有这份恨,足以遗恨千古。
注释:
- 重阳: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传统的敬老节日。
-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时人们常佩戴以祈求平安。
- 招魂:古代迷信习俗,剪纸用以招回死者的灵魂。
- 黄泉:指阴间,古代对死者灵魂归宿的称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景芝,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常表现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表达了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与哀伤,反映了作者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此诗在意象选择上极为考究,重阳节的凄风苦雨不仅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也为全诗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诗中提到的“茱萸”,既是重阳节的象征,也暗示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饱含着浓烈的亲情。诗人通过“剪纸招魂”这一意象,表现了对亡妹的深切思念,生与死之间的隔阂让人感到无奈与痛苦。尤其在“转眼红颜成白骨”一句中,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情感叹,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人世间的无常与哀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最是关心处”:引入话题,强调重阳节的情感重要性。
- “算年年重阳时节,凄风苦雨”:描绘天气与心情的悲凉。
- “一自三秋分雁字”:回忆中秋后,悲伤的雁群象征离别。
- “忍把茱萸重数”:忍不住多次回忆与思念。
- “便剪纸招魂来否”:反映对亡妹的深切思念。
- “寂寞夜台尘土隔”:生死之间的隔阂。
- “问黄泉可有悲凉句”:对亡魂的追问,充满忧伤。
- “参不破,幽明路”:生与死的界限难以理解。
- “眼前事事添愁绪”: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增添了愁苦。
- “况天边几行征雁”:再度提及雁,象征离去的亲情。
- “触景伤情双泪落”:因景生情,泪水流下。
- “转眼红颜成白骨”:时光无情,青春已逝。
- “冷清清一片埋愁土”:表达对亡妹的深切哀悼。
- “惟此恨,足千古”:最后总结出对这份恨的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红颜成白骨”比喻时光流逝。
- 对仗:如“幽明路”,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而展开,表现了人世间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思念与哀伤。
- 茱萸:与节日文化相连,寄托对逝者的怀念。
- 征雁:代表离别与孤独。
- 白骨:象征生命的终结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阳节常用来象征什么?
- A. 喜庆
- B. 思念
- C. 欢聚
- D. 祝福
- “剪纸招魂”是指什么?
- A. 祈福
- B. 招回亡者灵魂
- C. 送别
- D. 祭祀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金缕曲 重九忆亡妹掌珠》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二者都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前者更专注于逝去的痛苦,后者则侧重于离别的无奈与孤独。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