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渍生荔支》
时间: 2025-01-06 14:24: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代北寒荠捣韭萍,奇苞零落似晨星。
逢盐久已成枯腊,得蜜犹疑是薄刑。
欲就左慈求拄杖,使随李白跨沧溟。
攀条与立新名字,儿女称呼恐不经。
白话文翻译:
在北方寒冷的地方,寒荠与韭菜混合捣成糊状,奇特的花苞零落,像清晨的星星。
遇到盐后,早已变得干枯腊味,得到蜜后却又怀疑这是轻微的惩罚。
我想去向左慈求一根拄杖,随同李白一起跨越沧海。
攀附树条并给它立个新名字,孩子们称呼的时候恐怕不太合适。
注释:
- 寒荠:一种野菜,常见于北方,生长于寒冷的环境中。
- 韭萍:韭菜与水生植物萍的结合,这里用以形容食物的混合。
- 奇苞:罕见的花苞,形容其形状和数量的稀少。
- 薄刑:指轻微的惩罚或惩罚的性质。
- 左慈:古代道教名士,传说中能长生不老。
-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的诗风和酒文化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文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也有婉约,融汇了儒道释思想,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与曾仲锡相聚,二人共同享受美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诗中涉及的食物和饮酒习俗反映了当时士人生活的悠闲与自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方特有的寒荠与韭菜的混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对美食的热爱。首句将寒冷的北方与春天的食物形成对比,既有地域特色,又带有一丝清新。诗中“奇苞零落似晨星”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花苞的美丽,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逢盐久已成枯腊,得蜜犹疑是薄刑”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化的感慨,盐的存在让食物失去了原有的生气,而蜜的甜腻又让他感到疑惑,仿佛是对生活的调侃,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的反思与批判。
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想要像道教的左慈那样长生不老,或是与李白一起跨越沧海,追求更高的理想和自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谊的珍重,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个诗篇既有趣味又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代北寒荠捣韭萍:描绘了北方寒冷地区的野菜与食物的组合,暗示生活的朴素。
- 奇苞零落似晨星:通过比喻手法,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短暂。
- 逢盐久已成枯腊:盐的加入使食物失去生气,体现了对物质的反思。
- 得蜜犹疑是薄刑:蜜的甜腻让人感到矛盾,反映出对生活状态的微妙感悟。
- 欲就左慈求拄杖:表达了对道教长生理念的向往。
- 使随李白跨沧溟:渴望与李白一同追求自由与理想。
- 攀条与立新名字:对生活的创造与命名,象征着希望与未来。
- 儿女称呼恐不经:对后代称呼的担忧,反映出对传统与家庭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奇苞零落似晨星”,生动形象。
- 对仗:如“得蜜犹疑是薄刑”,增强了节奏感。
- 排比:诗中多处运用排比,加深了表达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食物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既有对美食的享受,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深思,表现了对于友谊和自由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荠:象征清贫与朴素生活。
- 蜜:代表甜美的生活,但也有惩罚的隐喻。
- 左慈与李白:象征对长生和自由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荠与韭萍的结合象征了什么? A. 生活的奢华
B. 生活的朴素
C. 生活的矛盾 -
“奇苞零落似晨星”中的“晨星”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明亮的星星
C. 月亮 -
苏轼希望向左慈求什么? A. 酒
B. 拄杖
C. 食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渍生荔支》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偏重于细腻的生活描绘,后者则更为豪放,表现了诗人对饮酒和生活的热情,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