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上梅岭》

时间: 2025-01-19 15:57:29

鞭粳红入臼,剪菜玉登盘。

是处喜相挽,我来如许难。

沙清才{左氵右虢}{左氵右虢},陟翠入磻磻。

勃窣乾坤裹,伊谁不自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上梅岭
作者: 刘子翚 〔宋代〕

鞭粳红入臼,剪菜玉登盘。
是处喜相挽,我来如许难。
沙清才左氵右虢左氵右虢,
陟翠入磻磻。
勃窣乾坤裹,伊谁不自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梅岭的美好情景。开头提到的是将红色的稻米放入臼中,剪菜时如同白玉般的精致,似乎这儿的欢笑声都在互相交织。可我来到这里,却感到如此艰难。沙滩上水清澈,左右都是美丽的景致,翠绿的山色映入心田。整个天地都在包裹之中,谁又能不感到内心的安宁呢?

注释:

  • 鞭粳:指用鞭子打粳米,象征生产过程。
  • 红入臼:形容将红米放入臼中,意指辛勤劳动。
  • 剪菜:比喻精细的工作,说明生活的细致。
  • 磻磻:指水流潺潺的样子,象征自然的和谐。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其意境与传统山水诗中的自然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共通之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子翚(约1070-1130年),字承宗,号靖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山水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梅岭,其时正值农忙,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次韵上梅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诗中描绘了梅岭的自然风光以及劳动的场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感悟。诗的开头通过对稻米和菜肴的描写,展现了劳动的美好,令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宁静。接着,诗人转向对梅岭美景的描绘,水的清澈与山的翠绿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最后,诗人以“伊谁不自安”结束,表达了在如此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鞭粳红入臼:描绘了农忙时节,稻米被打成米粉的场景,体现了勤劳的主题。
    2. 剪菜玉登盘:通过“玉”来表达菜肴的精致,体现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3. 是处喜相挽:说明在这个地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紧密相连的。
    4. 我来如许难: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似乎面对现实的艰难。
    5. 沙清才左氵右虢:描写了沙滩水清的自然美,表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6. 陟翠入磻磻:形容山色的翠绿与水流的潺潺,展现了和谐的自然景色。
    7. 勃窣乾坤裹:描绘了天地的壮丽,表现了自然的包容性。
    8. 伊谁不自安:总结全诗,表达在这种环境中,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如“剪菜玉登盘”中的“玉”比喻食物的美好,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梅岭的自然景色与劳动场景,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带来的内心安宁。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勤劳和生活的真实感。
    2. :代表生活的细致与美好。
    3. 沙清:象征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4. :象征着生命的旺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鞭粳红入臼”中的“臼”指的是: a) 一种工具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翠”主要是指: a) 绿色的山色
    b) 蓝色的天空
    c) 白色的云彩
    答案:a

  3. 诗人最后一句“伊谁不自安”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失落
    b) 安宁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与人对自然的情感。
  2.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了山水相依的宁静与美丽。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子翚的《次韵上梅岭》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自然景色描绘中的不同风格与情感表达,前者偏重于生活的细腻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更注重孤独与宁静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大系》
  • 《王维与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