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南归》

时间: 2025-01-19 20:07:19

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

吴山全接汉,江树半藏云。

振锡林烟断,添瓶涧月分。

重栖上方定,孤狖雪中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僧南归
作者: 简长 〔宋代〕

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
吴山全接汉,江树半藏云。
振锡林烟断,添瓶涧月分。
重栖上方定,孤狖雪中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渐渐年老,心中常常怀念故乡,尤其羡慕那位即将归南的僧人。吴山与汉水相接,江边的树木似乎半隐在云雾中。振动的锡杖在林间的烟雾中消失,水瓶中的月光则在山涧中分开。重返上方的栖息地,孤独的猿猴在雪中发出声音。

注释

  • 渐老:渐渐年老,指的是诗人年岁渐长。
  • 念乡国:思念故乡和国家。
  • 羡君:羡慕你,指的是即将返回南方的僧人。
  • 吴山:指的是吴地的山脉,象征着故乡的自然景观。
  • 振锡:振动锡杖,僧人常用的法器。
  • 林烟:树林中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添瓶:指的是水瓶,可能象征着修行生活的简单。
  • 孤狖:孤独的猿猴,象征孤寂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简长,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作品多表达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的思考,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际,可能是在看到一位僧人即将南归的情景下,激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世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僧南归》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两句,诗人以“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引入主题,表达了自己年岁渐长,心中对故乡的渴望与对即将归去的僧人的羡慕之情。这种羡慕不仅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更是对一种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吴山全接汉,江树半藏云”描绘了吴地的自然风光,给人以清新、恬静的感觉,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故乡情。在“振锡林烟断,添瓶涧月分”中,诗人以“振锡”的形象表现出僧人修行的孤寂与清净,水瓶和月光的意象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宁静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生活。

最后两句“重栖上方定,孤狖雪中闻”则是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深思,孤狖在雪中发出的啼叫,似乎在回应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静。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诗人逐渐年老,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尤其羡慕即将归南的僧人。
    • “吴山全接汉,江树半藏云”:描绘吴地的山水,江树与云雾交融,增添了景色的朦胧之美。
    • “振锡林烟断,添瓶涧月分”:僧人的锡杖在烟雾中消失,水瓶中的月光映照着山涧,象征着宁静的修行生活。
    • “重栖上方定,孤狖雪中闻”:诗人思考归隐生活的意义,孤独的猿猴在雪中鸣叫,展现出一种孤寂的境界。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诗人的心境。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意象:通过“吴山”、“江树”、“孤狖”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 吴山:象征着故乡的景色,承载了诗人的思乡情感。
  • 江树:代表自然的美好,增添了诗的意境。
  • 振锡:象征僧人的修行,暗示了超脱与宁静。
  • 孤狖:寓意孤独与沉思,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即将归南的僧人感到怎样的情感? A. 羡慕
    B. 嫉妒
    C. 无所谓
    D. 失望

  2. “吴山全接汉”中的“汉”指的是哪个著名的河流? A. 黄河
    B. 长江
    C. 漓江
    D. 汉江

  3. 诗中“孤狖雪中闻”所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高兴

答案

  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同样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人生短暂的感慨,但更侧重于旅途的迅速与流逝。
  • 《静夜思》:表达了浓厚的思乡情感,但更多聚焦于孤独的夜晚与对故乡的直接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