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

时间: 2025-01-01 13:02:18

平芜一篑狼山下,九月驱车白雾昏。

到眼关河成故迹,伤心土木但空屯。

元戎苦战翻回跸,诸将论功首夺门。

倘遣金缯和社稷,祠官谁奉裕陵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芜一篑狼山下,九月驱车白雾昏。到眼关河成故迹,伤心土木但空屯。元戎苦战翻回跸,诸将论功首夺门。倘遣金缯和社稷,祠官谁奉裕陵园?

白话文翻译:

在狼山下的平芜之地,九月里驱车前行,白雾弥漫,视线模糊。眼前所见的关河已成旧迹,令人心伤的土木工程只留下空荡的屯所。元帅苦战后被迫撤回,将领们争论功绩,最先夺门而入。如果当初用金银财宝来和解国家危机,那么谁来守护裕陵的祠庙呢?

注释:

  • 平芜:平坦的草地。
  • 一篑:一筐土,比喻微小的工程。
  • 狼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白雾昏:形容雾气浓重,视线不清。
  • 关河:指边关和河流,这里指边防设施。
  • 故迹:旧时的痕迹。
  • 土木:指土木工程。
  • 空屯:空荡的屯所。
  • 元戎:主帅。
  • 回跸:撤回。
  • 论功:争论功绩。
  • 夺门:抢先进入。
  • 金缯:金银财宝。
  • 社稷:国家。
  • 祠官:守护祠庙的官员。
  • 裕陵园:指皇帝的陵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清代著名诗人、学者。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土木堡》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具体年份不详。诗中提到的“土木堡”可能指的是明代土木堡之变,这是一场发生在1449年的重大军事政变,导致明英宗被俘,国家陷入危机。朱彝尊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土木堡”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中“平芜一篑狼山下”描绘了荒凉的景象,暗示了国家的衰败。“九月驱车白雾昏”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迷茫和不确定感。“到眼关河成故迹”和“伤心土木但空屯”直接指向了历史的变迁和遗迹的荒废,抒发了作者的哀伤之情。最后两句“倘遣金缯和社稷,祠官谁奉裕陵园?”则提出了对国家未来的思考,如果用金银财宝来和解国家危机,那么谁来守护皇帝的陵墓呢?这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担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芜一篑狼山下:描绘了荒凉的景象,暗示了国家的衰败。
  2. 九月驱车白雾昏:通过白雾的意象,加深了迷茫和不确定感。
  3. 到眼关河成故迹:直接指向历史的变迁,关河已成旧迹。
  4. 伤心土木但空屯:土木工程只留下空荡的屯所,抒发了哀伤之情。
  5. 元戎苦战翻回跸:元帅苦战后被迫撤回,反映了军事的失败。
  6. 诸将论功首夺门:将领们争论功绩,最先夺门而入,揭示了内部的纷争。
  7. 倘遣金缯和社稷:如果用金银财宝来和解国家危机,提出了对国家未来的思考。
  8. 祠官谁奉裕陵园?:谁来守护皇帝的陵墓,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担忧。

修辞手法:

  • 比喻:“平芜一篑”比喻微小的工程,暗示国家的衰败。
  • 拟人:“伤心土木”将土木工程拟人化,表达作者的哀伤。
  • 对仗:“到眼关河成故迹,伤心土木但空屯”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土木堡”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中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绘、历史的变迁和遗迹的荒废,抒发了作者的哀伤之情。最后通过对国家未来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担忧。

意象分析:

  • 平芜:荒凉的草地,暗示国家的衰败。
  • 白雾:浓重的雾气,加深了迷茫和不确定感。
  • 关河:边防设施,已成旧迹,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 土木:土木工程,只留下空荡的屯所,抒发了哀伤之情。
  • 金缯:金银财宝,提出了对国家未来的思考。
  • 裕陵园:皇帝的陵墓,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担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平芜一篑狼山下”中的“一篑”指的是什么? A. 一筐土 B. 一座山 C. 一片草地 D. 一条河流

  2. 诗中“九月驱车白雾昏”中的“白雾昏”形容的是什么? A. 天气晴朗 B. 雾气浓重 C. 阳光明媚 D. 风和日丽

  3. 诗中“到眼关河成故迹”中的“故迹”指的是什么? A. 新的建筑 B. 旧时的痕迹 C. 未来的规划 D. 现代的设施

  4. 诗中“伤心土木但空屯”中的“空屯”指的是什么? A. 繁忙的工地 B. 空荡的屯所 C. 热闹的市场 D. 拥挤的人群

  5. 诗中“倘遣金缯和社稷”中的“金缯”指的是什么? A. 金银财宝 B. 丝绸布料 C. 粮食谷物 D. 武器装备

答案:

  1. A
  2. B
  3. B
  4. B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朱彝尊的《土木堡》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朱彝尊的《土木堡》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者都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收录了朱彝尊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土木堡》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