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乐 题云姊吟梅图》

时间: 2025-01-04 07:50:46

珠帘淡月黄昏候。

翠袖轻寒透。

玉楼人、更比梅花瘦。

真一个神仙友。

凭画槛,沉吟许久。

寒意重、同根知否。

未识人间清福,怎地能消受。

意思解释

迎春乐 题云姊吟梅图

作者: 屈蕙纕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珠帘淡月黄昏候。
翠袖轻寒透。
玉楼人更比梅花瘦。
真一个神仙友。
凭画槛,沉吟许久。
寒意重同根知否。
未识人间清福,怎地能消受。

白话文翻译:

在淡淡的月光下,珠帘轻垂,我在黄昏时分静候。
轻薄的翠袖让人感到一丝寒意。
楼中的人比梅花更加消瘦,真是一个神仙般的朋友。
我倚靠在画槛上,沉吟了许久。
这寒意是否与我们的根源相知?
如果不曾体验人间的清福,怎能承受这份情?

注释:

  • 珠帘: 珠帘是用珠子串成的帘子,常用于装饰窗户,象征优雅和富贵。
  • 翠袖: 形容女子的衣袖,翠色的衣袖透出一丝凉意。
  • 玉楼: 比喻华美的楼阁,常用于描绘女子的居所。
  • 神仙友: 形容如同神仙般的朋友,突显其风雅与高洁。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蕙纕,清代女诗人,生活在艰难的历史时期,以她的诗作品质和细腻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种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中,表现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迎春乐 题云姊吟梅图》展现了清代女性诗人的独特情感与思考。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画面,淡淡的月光和珠帘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却略显寒意的氛围。接着,诗人以“翠袖轻寒透”来暗示内心的孤寂。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自问寒意是否与友人同根,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未曾体验的“人间清福”,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活真实感受的渴望与无奈。整体而言,诗歌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珠帘淡月黄昏候。”:描绘黄昏时珠帘轻垂,月光淡淡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翠袖轻寒透。”:女子的衣袖轻薄,透出寒意,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玉楼人更比梅花瘦。”:通过对比,强调楼中女子的消瘦与梅花的高洁,表现诗人对美的追求。
    • “真一个神仙友。”:对友人的赞美,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凭画槛,沉吟许久。”:通过倚靠画槛的动作,表现出诗人思索的深刻。
    • “寒意重同根知否。”:探讨人际关系的根源,反映对情感的思考。
    • “未识人间清福,怎地能消受。”:对未曾体验的生活幸福感到无奈,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梅花”象征高洁。
    • 采用对仗的形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黄昏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珠帘: 象征富贵与优雅。
    • 梅花: 象征高洁与坚韧。
    • 寒意: 象征孤独与内心的冷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翠袖”指的是什么?
    A. 书卷 B. 衣袖 C. 珠帘

  2. 诗人对友人的评价使用了哪个词?
    A. 高洁 B. 神仙友 C. 朋友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屈蕙纕的《迎春乐》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但前者更注重对友谊与理想生活的思考,而后者则突出对爱情的追忆与感伤。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诗词中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