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杂作》

时间: 2025-01-19 18:04:57

深冬未遣放严霜,阳月江行似瘴乡。

雨接日光云断续,秋留树色叶青黄。

烟容醉眼翻宜睡,昼景闲吟转觉长。

舟子落帆祀神福,还呼僮仆泛杯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深冬未遣放严霜,阳月江行似瘴乡。
雨接日光云断续,秋留树色叶青黄。
烟容醉眼翻宜睡,昼景闲吟转觉长。
舟子落帆祀神福,还呼僮仆泛杯觞。

白话文翻译:

在严冬尚未放松寒霜的时节,阳光下的江行仿佛是瘴气弥漫的乡村。
细雨接连着日光,云彩时断时续,秋天的树木上,叶子呈现出青黄相间的色彩。
烟雾的景象让人微醉,令人想要在这良辰美景中酣然入睡,白昼的悠闲吟唱使得时光显得格外漫长。
船夫降下船帆祭祀神灵,随即召唤仆人举杯畅饮。

注释:

  • 瘴乡:指有瘴气的地方,常用于形容病气重的地方,带有一种阴郁和潮湿的意象。
  • 阳月:指阳光明媚的月份,通常指阳历的春季。
  • 雨接日光:形容细雨与阳光交替出现,天气变化多端。
  • 青黄:指树叶的颜色,通常秋天树叶会变成黄色,而青黄相间则显示了季节的交替。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大受,清代诗人,生平信息相对较少,主要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深冬时节,诗人通过对江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季节变迁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闲适态度。

诗歌鉴赏:

《江行杂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开篇两句描绘了严冬未尽的江边景象,阳光照耀下却又隐隐透出瘴气的感觉,形成一种矛盾而又和谐的画面,传达出冬季的寒冷与阳光的温暖共存的复杂情感。接着,诗人通过细雨与日光的交替描绘,展现了天气的多变,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界的生动感。秋天的树色以青黄相间的方式呈现,展示了季节的交替与生命的轮回。

“烟容醉眼翻宜睡”一句,将烟雾与醉意结合,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白昼的悠闲吟唱则让时间变得漫长而充实。最后两句,舟子祭神祈福,仆人呼唤,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边生活画面,突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融入了人情冷暖,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哲学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深冬未遣放严霜:描绘了冬天的寒冷气候,严霜尚未散去,气氛沉重。
  • 阳月江行似瘴乡:阳光虽明媚,但江上的湿气重,令人感觉像是瘴气弥漫的地方。
  • 雨接日光云断续:细雨和阳光交替出现,云层时隐时现。
  • 秋留树色叶青黄:秋天的色彩依旧留在树上,青黄的叶子展现了季节的变化。
  • 烟容醉眼翻宜睡:烟雾缭绕的景象让人感到醉意,仿佛适合在此酣然入睡。
  • 昼景闲吟转觉长:白天的景色悠闲,吟唱间让时间流逝得更慢。
  • 舟子落帆祀神福:船夫降下帆船,祭祀神灵祈求平安幸福。
  • 还呼僮仆泛杯觞:舟子呼叫仆人,大家一起饮酒作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阳光下的江行比作瘴乡,表现出环境的阴郁。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雨接日光云断续”,运用了对仗的方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人在自然中的宁静与闲适的态度。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描绘,也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行:象征生活的流动与变化。
  • 严霜:象征冬季的冷酷和严寒。
  • 烟容:象征梦幻与宁静的状态。
  • 舟子:象征勤劳与生活的从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深冬未遣放严霜”这句中的“严霜”意指: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温暖
    C. 夏天的酷热
    D. 秋天的凉爽

  2. 诗中提到的“舟子”主要指的是? A. 渔民
    B. 祭祀者
    C. 船夫
    D. 旅人

  3. 诗中用“烟容醉眼翻宜睡”来形容什么? A. 诗人的忧伤
    B. 艳丽的花朵
    C. 宁静的自然景象
    D. 快速流逝的时间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水调歌头》 苏轼

诗词对比:

  • 同一题材:李白的《静夜思》也描绘了自然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但更侧重于思乡的情感。
  • 不同风格:苏轼的《水调歌头》展现了更为豪放的气魄,描绘了月下的豪情,与刘大受的细腻描绘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刘大受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