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三——幕次忆汉上旧居》

时间: 2025-01-04 11:59:42

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

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心。

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
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心。
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

白话文翻译:

汉水宽广地环绕着凤林,岘山的南路云雾缭绕,深不可测。
怎么会有忧国忘家的时日,心中仍然挂念着求田问舍的事。
只用文章来修饰自己,未必在风花雪月中辜负了登临的美好。
我想超然物外,遗弃荣华富贵,但又恐怕元龙(指李元龙)会来打扰我。

注释:

汉水:指汉江,流经湖北、陕西等地的大河。
泱泱:形容水势浩大,气势磅礴。
凤林:地名,可能指与凤有关的林地或景致。
岘山:山名,位于湖北省。
忧国忘家:为国事忧虑而忘却家庭。
求田问舍:指寻求土地和房子的安置,表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润色:指修饰、加工文章,使之更加完美。
风月:指自然风光和月色,常用于描绘美好的时光。
元龙:可能指李元龙,历史人物,常被用作隐喻或代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以推行新法而著称,主张政治改革,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王安石的诗词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时期,诗人在政治上经历了较大的波折与困惑,心中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家乡的思念交织,反映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矛盾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国家的忧虑。诗的开头以“汉水泱泱”描绘了汉水的浩瀚,而后“岘山南路白云深”则通过空间的延展,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人在此情景中,内心的忧虑与思念愈加明显,“如何忧国忘家日”一句,展现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庭的无奈与牵挂。

“尚有求田问舍心”则表现诗人虽身处困境,但心中仍然有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揭示了人性中对安宁与富足的追求。“直以文章供润色”表明他将自己的才华寄托于文学创作上,希望通过诗文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结尾的“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更是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推向高潮,既渴望超脱世俗,又担忧他人的干扰,展现了王安石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水泱泱绕凤林:描绘汉水的宽广与凤林的秀美,勾勒出自然的壮丽。
  2. 岘山南路白云深:岘山的南边道路被白云笼罩,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意境。
  3. 如何忧国忘家日:表达忧国之情,让人忘却家乡的日子,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4. 尚有求田问舍心:即使忧国,心中仍有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5. 直以文章供润色:用自己的文学作品来修饰生活,表明他对文学的重视。
  6. 未应风月负登临:在美好的自然风光中,不应误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7. 超然便欲遗荣去:渴望超然物外,摆脱荣华富贵的束缚。
  8. 却恐元龙会见侵:但又害怕外界的干扰,想要安宁却难以实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汉水泱泱”和“岘山南路”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文章比作修饰生活的工具,突显文学的价值。
  • 象征:汉水、岘山等自然景物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想。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荣华的弃绝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难以摆脱的现实困境,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汉水:象征浩瀚与时间的流逝。
  2. 岘山:代表遥远与深邃的思考。
  3. 白云:象征着梦幻与理想,富有诗意。
  4. 荣华:代表世俗的繁华与名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汉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生命
    • B. 时光
    • C. 忧虑
    • D. 荣华
  2. “求田问舍”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家庭安宁
    • B. 事业成功
    • C. 朋友相聚
    • D. 国家富强
  3. 诗中提到的“元龙”指的是谁?

    • A. 王安石
    • B. 李元龙
    • C. 刘备
    • D. 曹操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李白的诗作对比:王安石的诗更注重现实与情感的交融,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体的自由与豪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思想境界。

参考资料:

  • 《王安石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