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送程给事知越州》

时间: 2025-01-19 17:35:10

千骑东方占上头,如何误到北山游。

清明若睹兰亭月,暖热因忘蕙帐秋。

投老始知欢可惜,通宵豫以别为忧。

西归定有诗千首,想肯重来贲一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送程给事知越州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千骑东方占上头,
如何误到北山游。
清明若睹兰亭月,
暖热因忘蕙帐秋。
投老始知欢可惜,
通宵豫以别为忧。
西归定有诗千首,
想肯重来贲一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送别朋友时的复杂感情。诗的开头提到朋友骑马而来,显得气势磅礴,但却误入北山游玩,暗示了人生的误入和对方向的迷惘。接着,诗人回忆起清明时节的美丽月色和温暖的秋日,感叹时间的流逝,欢乐的时光是多么珍贵。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期望他能够再来,带来更多的诗篇。

注释

  • 千骑:形容众多骑马的人,表示气势浩大。
  • 北山:指北方的山,可能是指王安石所处的地理环境。
  • 兰亭月:提及兰亭,指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兰亭,象征着高雅的文人情怀。
  • 蕙帐:指的是用蕙草编成的帐篷,象征着温暖和安逸的环境。
  • 投老:指年老之时,感受到生活的无常。
  • :意为快乐、愉悦。
  • :表示写作或作诗的意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倡导变法,提倡新学。其诗歌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王安石晚年,其友程给事或将赴越州,王安石在送别之际抒发对朋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送别的主题上,深刻地反映了王安石对朋友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前两句通过“千骑”和“北山游”展现出一种气势与误入的矛盾,似乎在暗示人生的选择与迷茫。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季节更替的描绘,映射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而“欢可惜”更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叹。最后部分则通过期待再会的表达,展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整首诗抒情细腻,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王安石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千骑东方占上头:形象地描绘出盛大的送别场面,朋友骑马而来,气势磅礴。
    • 如何误到北山游:表达对朋友误入他乡的惋惜,人生中常有迷失方向的时刻。
    • 清明若睹兰亭月:在清明时节,想起兰亭的明月,勾起对往日的怀念。
    • 暖热因忘蕙帐秋:描绘温暖的秋天,让人忘却了往日的忧愁。
    • 投老始知欢可惜:年老时才明白欢乐时光的珍贵,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 通宵豫以别为忧:整夜欢聚,却因分别而感到忧伤。
    • 西归定有诗千首:期待朋友归来时能带来更多诗篇,表达了对友谊的希望。
    • 想肯重来贲一丘:希望朋友能再次来到自己的身边,共同创作诗歌。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千骑”和“北山”,形成了对比。
    • 拟人:将“欢”拟人化,表现出时间的无情。
    • 比喻:将人生的选择比作误入北山,传达出对人生的思考。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友情与人生的无常展开,表达了对朋友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千骑:象征朋友的豪情与壮丽的送别场景。
  • 兰亭月:象征高雅的文化追求与人情世故。
  • 蕙帐:代表温暖的生活环境,体现出对生活的向往。
  • 西归:暗示归途与重聚,体现出人际关系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的“千骑”指的是什么?

    • A. 骑马的人
    • B. 诗的数量
    • C. 朋友的豪情
    • D. 送别的场面
  2. “清明若睹兰亭月”中提到的“兰亭”有何象征?

    • A. 诗歌的美好
    • B. 友谊的珍贵
    • C. 文化的象征
    • D. 时光的流逝
  3. 诗中提到的“投老始知欢可惜”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情的珍惜
    • B. 对岁月的感慨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次韵送程给事知越州》与李白的《送友人》在送别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安石更注重对人生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现豪放的情怀与对友谊的直接表达。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