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碕》
时间: 2025-01-01 16:09: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弯碕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残暑安所逃,弯碕北窗北。
伐翳作清旷,培芳卫岑寂。
投衣挂青枝,敷簟取一息。
凉风过碧水,俯见游鱼食。
永怀少陵诗,菱叶净如拭。
谁当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白话文翻译:
在残夏的季节,炎热的天气无处可逃,透过北窗看到弯曲的小岙。砍去遮蔽的树木,营造出一片清幽的旷野;培植芬芳的花草,保持环境的宁静。脱下衣服挂在青枝上,铺开席子稍作休息。凉风拂过碧绿的水面,俯身望去,可以看到游动的鱼在觅食。心中永远怀念王维的诗,水中菱叶清洁如同擦拭过一样。谁愿意一起分享新鲜的美味,紫色的果实正好可以摘下。
注释:
字词注释:
- 碕:岙,指河流或湖泊边的弯曲处。
- 翳:遮蔽,阴影。
- 清旷:清幽开阔。
- 敷簟:铺开席子。
- 俯见:俯身可见。
- 永怀:永远怀念。
- 少陵:王维的号,指他的诗。
- 菱叶:水中菱的叶子,象征清澈。
- 紫角:紫色的果实。
典故解析:
王安石的诗中提到的“少陵”,即指王维,以他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菱叶的清洁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推行新法,致力于改革,倡导“穷则变,变则通”。在诗词上,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王安石的晚年,或许是在他隐居生活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恬淡的自然景色与深沉的思绪相结合,体现了他在政治风波后的平静与沉稳。
诗歌鉴赏:
《弯碕》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内心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便以“残暑”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凉的初秋气息,反映出诗人对炎热夏季的逃避和对清新秋日的渴望。接着,诗人用“伐翳作清旷,培芳卫岑寂”描绘出他在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和谐,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重视与热爱。
“投衣挂青枝,敷簟取一息”则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他选择在自然中放松身心,以“凉风过碧水,俯见游鱼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恬淡的生活情景,诗人不仅在享受自然的美好,也在与自然融为一体,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的两句“永怀少陵诗,菱叶净如拭”,则表达了诗人对王维(少陵)的诗作的怀念,以及对清澈自然的向往和欣赏。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出一种淡雅的生活情趣和对诗意人生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残暑安所逃:炎热的夏季无处可逃,表现出对夏季的厌倦。
- 弯碕北窗北:通过北窗看到弯曲的小岙,营造出空间的静谧感。
- 伐翳作清旷:砍去遮蔽的树木,创造出开阔的视野。
- 培芳卫岑寂:种植芬芳的花草,保持环境的宁静。
- 投衣挂青枝:脱下衣服,挂在青枝上,表现出闲适的心境。
- 敷簟取一息:铺开席子稍作休息,体现放松的状态。
- 凉风过碧水:凉风吹过水面,描绘出清凉的气候。
- 俯见游鱼食:俯身看到游动的鱼,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 永怀少陵诗:怀念王维的诗,表达对高雅艺术的追求。
- 菱叶净如拭:水中的菱叶清澈如同擦拭,象征自然的纯净。
- 谁当共新甘:问谁愿意一起分享新鲜的美味,展现友好的情谊。
- 紫角方可摘:紫色的果实正好可以摘,暗示自然的丰收与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情感,如“菱叶净如拭”。
- 对仗:如“残暑安所逃,弯碕北窗北”,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凉风、游鱼等描述人性化,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淡泊以及对高雅艺术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暑:象征着逝去的时光与对未来的向往。
- 弯碕:代表自然的优雅与曲折的生活道路。
- 凉风:象征着舒适与放松的心境。
- 菱叶:象征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 紫角:代表丰收与分享的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少陵”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伐翳作清旷”意指什么?
A) 种树
B) 砍掉遮蔽的树木
C) 采集花草
D) 修建房屋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A) 通过绘画
B) 通过诗歌
C) 通过音乐
D) 通过舞蹈
答案:
- B) 王维
- B) 砍掉遮蔽的树木
- B) 通过诗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弯碕》更注重个人内心的感受与自然的融洽,而《鹿柴》则更多展现了隐逸的生活态度与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两首诗都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词概论》
-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