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夜宴梁季全大卿赏牡丹作)》

时间: 2025-01-19 16:52:52

化工妙手,惯与花为主。

忍便摧残任风雨。

翦姚黄、移魏紫,齐集梁园,春艳艳,何必尊前解语。

绣屏深照影,帘密收香,夜久寒生费调护。

宝杯翻、银烛烂,客醉忘归,共惜此、芳菲难遇。

看明年、紫禁绕莺花,谩相望、春风五云深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夜宴梁季全大卿赏牡丹作)》
作者:管鉴 〔宋代〕
化工妙手,惯与花为主。
忍便摧残任风雨。
翦姚黄移魏紫,
齐集梁园,春艳艳,
何必尊前解语。
绣屏深照影,
帘密收香,
夜久寒生费调护。
宝杯翻银烛烂,
客醉忘归,
共惜此芳菲难遇。
看明年紫禁绕莺花,
谩相望春风五云深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花朵与夜宴的美好场景。诗人称赞花的美丽,同时也感叹自然的无情。它描绘了精美的牡丹在春天的盛开,暗示着花的珍贵和短暂。诗人在夜宴中和朋友们共饮,忘却归家,尽情享受这一刻的美好,最后展望明年春天的花香。

注释

  • 化工妙手:指工匠的巧手,这里用来形容花的精美和栩栩如生。
  • 姚黄、魏紫:指两种著名的牡丹花品种,象征着花的美丽。
  • 梁园:指一个著名的园林,象征着春天的繁华。
  • 绣屏:用绣花装饰的屏风,增添宴会的雅致。
  • 宝杯翻银烛烂:描绘奢华的夜宴场景,烛光摇曳,酒杯翻转。
  • 紫禁:指紫禁城,象征着皇宫的奢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管鉴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雅致、情感真挚著称。诗风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常常融入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宴会之际,诗人与友人相聚,共同赏花饮酒,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惜。

诗歌鉴赏

《洞仙歌》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花卉的诗,更是对人生短暂、美好时光的感悟。诗人通过“化工妙手”和“翦姚黄移魏紫”的描写,将花的美丽与人的生命做了隐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夜宴的场景营造了一种温馨而愉悦的氛围,诗人和朋友们在繁花似锦的环境中,欢声笑语,尽享美酒,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

诗的最后两句展望明年春天,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当前生活的享受,体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情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化工妙手,惯与花为主:赞美那些能工巧匠,常常与花卉打交道。
  2. 忍便摧残任风雨:即使风雨摧残也心甘情愿。
  3. 翦姚黄移魏紫:把姚黄和魏紫的花剪下,移植到一起。
  4. 齐集梁园,春艳艳:在梁园中聚集,春天的花色鲜艳夺目。
  5. 何必尊前解语:在这种美景面前,无需多言。
  6. 绣屏深照影:绣花的屏风在夜色中映照出影子。
  7. 帘密收香:窗帘紧闭,香气被锁住。
  8. 夜久寒生费调护:夜深了,寒意滋生,需费心照顾。
  9. 宝杯翻银烛烂:酒杯翻倒,银烛闪烁,营造出热闹的氛围。
  10. 客醉忘归,共惜此芳菲难遇:朋友们酩酊大醉,忘记回家,珍惜这难得的花香与时光。
  11. 看明年紫禁绕莺花:展望明年,紫禁城外莺歌花舞的景象。
  12. 谩相望春风五云深处:徒然地期待春风在五云深处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美好时光,形象生动。
  • 拟人:花似乎有了情感,与人共鸣。
  • 对仗:如“宝杯翻银烛烂”,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花卉与宴会的欢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对友谊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富贵与繁荣。
  • 春天:代表生命的复苏与活力。
  • 夜宴:象征团聚与欢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种牡丹是哪个? A. 牡丹、菊花
    B. 姚黄、魏紫
    C. 红梅、白兰

  2.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表达对友谊的珍惜? A. 拟人
    B. 排比
    C. 比喻

  3. 诗中“夜久寒生费调护”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友情的珍惜
    C. 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答案

  1. B. 姚黄、魏紫
  2. C. 比喻
  3. C. 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表现了饮酒与自然的和谐。
  • 杜甫《春望》: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象及社会的动荡。

诗词对比

  • 管鉴与李白的饮酒诗: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而管鉴则侧重于对友情和时光的珍惜。
  • 杜甫与管鉴:杜甫的作品常带有沉重的社会责任感,而管鉴则更注重自然与个人感受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精华选》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洞仙歌》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