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庞士元》

时间: 2025-01-08 19:09:48

放虎山林计已非,蛟龙云雨意犹迟。

士元骥足思腾踏,盍有刘琮不告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放虎山林计已非,
蛟龙云雨意犹迟。
士元骥足思腾踏,
盍有刘琮不告时。

白话文翻译:

放虎山的计策已经不再有效,而蛟龙在云雨之间的愿望仍然迟迟未能实现。士元骑乘骏马,心中思念着腾飞的理想,为什么没有刘琮来告知我这个时机呢?

注释:

  • 放虎山:指的是放虎山的计策,原本是用来比喻计划或策略的实施。
  • 蛟龙:在这里象征着英才或有志之士,云雨则代表了他们的希望和理想。
  • 士元:指庞士元,历史上著名的将领,意在表达其英勇之志。
  • 骥足:骥是指良马,象征着追求卓越的精神。
  • 刘琮:指刘琮,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以智谋著称,这里用来表达人才的渴望。

典故解析:

  • 放虎山:这是一个历史典故,源自古代兵法,强调策略的重要性。
  • 刘琮:刘琮在历史上以其聪颖和智谋著称,诗中提到他,意在希望有智者来指引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擅长古体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对时局的思考,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庞士元为主题,表达了历史人物的志向与现实的差距。开篇提到的“放虎山林计已非”,暗示了时代变迁中策略的失效,显示出对历史的反思。接着“蛟龙云雨意犹迟”,则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英才未能施展抱负的惋惜之情。

在“士元骥足思腾踏”中,诗人通过对庞士元的描绘,展现了他追求理想的精神,生动地传达了勇敢追逐理想的决心。而最后一句“盍有刘琮不告时”,则是对人才的渴求,表现出一种对时代失去机会的感叹。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也反映了对现实的忧虑。通过恰当的用词和生动的意象,诗人成功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亘古不变的追求与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放虎山林计已非:放虎山的策略已经不再适用,暗示时代变化,策略失效。
    • 蛟龙云雨意犹迟:蛟龙象征有志之士,但他们的理想和抱负仍未实现。
    • 士元骥足思腾踏:庞士元如同骏马,勇于追求理想,展现出他的雄心壮志。
    • 盍有刘琮不告时:希望有智者来告知他时机,表达对人才的渴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庞士元比作骏马,象征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人才的渴求,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放虎山:象征着策略与智慧。
  • 蛟龙:代表有志之士,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骥足:象征着勇气与追求卓越的精神。
  • 刘琮:象征着智慧与指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放虎山林计已非”中的“放虎山”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山
    • B. 一种策略
    • C. 一位历史人物
  2. “蛟龙云雨意犹迟”中的蛟龙象征什么?

    • A. 大自然
    • B. 有志之士
    • C. 年轻人
  3. 诗中提到的“刘琮”是以什么著称的?

    • A. 勇气
    • B. 智谋
    • C. 武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登高》《咏史下·庞士元》: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理想的追求,但《登高》更多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时光的流逝,而《咏史下·庞士元》则聚焦于对人才与机遇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