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里凉州道李雄,
几重辽海到江东。
天台更充金陵去,
端有何颜见北风。
白话文翻译:
在万里辽阔的凉州之路上,李雄曾经征战四方;
从辽阔的海域到达江东,竟是如此遥远。
前往天台山的路途更是通向金陵,
我又凭什么去面对那刺骨的北风?
注释:
- 万里:形容距离极为遥远。
- 凉州:今甘肃省一带,历史上是重要的军事和商业重镇。
- 李雄:指东汉末年凉州的名将,历史上以勇猛著称。
- 辽海:指辽东的海域,象征着广阔的海洋。
- 天台: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 金陵:南京的古称,历史文化名城。
- 北风:象征着寒冷的气候和艰难的境遇。
典故解析:
李雄是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代表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对故土的捍卫。诗中提到的“天台”与“金陵”,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象征,更代表着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思与无奈。北风则象征着困难和挑战,诗人感叹自己在如此环境中无颜面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感慨英雄人物的遗德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遥远的征途与艰难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开篇提到的“万里凉州道李雄”,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是对英雄精神的肯定。然而随后的描写则将这种肯定与现实的苍凉感对比,强调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努力是否能改变命运的无力感。
诗中“几重辽海到江东”的意象,展现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艰辛旅程,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迷茫。最后的“端有何颜见北风”,则是一种深刻的自我反思,显示了诗人在面临社会动荡时的无奈与孤独。这种情感的深邃与复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感与哲理性,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里凉州道李雄:以“万里”强调遥远,以“凉州道”引出历史人物李雄,暗示他曾经的伟大与荣耀。
- 几重辽海到江东:通过辽海与江东的地理对比,展现了距离的遥远与征途的艰辛。
- 天台更充金陵去:天台山的美丽与金陵的繁华相结合,形成对理想与现实的双重对照。
- 端有何颜见北风:感叹在如此困境中,诗人感到面对此情此景的羞愧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万里凉州道李雄”与“几重辽海到江东”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北风象征着困境与挑战,诗人以此表达内心的无奈与挣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与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州:象征着历史的英雄与辉煌,代表着勇气与力量。
- 江东:象征着希望与美好,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北风:象征着艰难与挑战,代表着生活中的困苦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著名将领?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宋代
- D. 明代
-
“几重辽海到江东”中的“辽海”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辽宁
- B. 甘肃
- C. 浙江
- D. 江苏
-
诗中提到的“北风”代表了什么?
- A. 温暖的气候
- B. 艰难的境遇
- C. 美好的未来
- D. 自由的追求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普的《咏史下·王导》更倾向于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率性的个性。两首诗虽主题不同,但都在历史与个人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历史人物与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