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归先寄诸幼》

时间: 2025-01-04 06:59:09

扰扰干戈地,悬悬父子情。

人间正多故,身外复何营。

我已忘官宠,儿须办力耕。

归家休歇处,团坐话无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归先寄诸幼
扰扰干戈地,悬悬父子情。
人间正多故,身外复何营。
我已忘官宠,儿须办力耕。
归家休歇处,团坐话无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这纷乱的战斗中,父子之间的情感却显得格外珍贵。人间事多且复杂,我又何必在意身外的名利呢?我已经忘记了官场的荣宠,而我的孩子们却要勤奋耕作。归家的时候,在安静的地方,大家围坐一起,聊聊那些无关生死的话题。

注释

  • 扰扰:形容纷乱、杂乱的样子。
  • 干戈:指战争,斗争的工具。
  • 悬悬:形容犹豫不决或心中挂念的状态。
  • 多故:事情多,纷繁复杂。
  • 身外:指身外之物,即名利、官职等。
  • 官宠:指官场的宠爱和恩宠。
  • 力耕:指辛勤地耕作。
  • 无生:指无关生死、生活琐事。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却与《论语》中“父子有亲”的理念相契合,强调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诗中反映了士人对官场冷漠的态度,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体现了古代士人的家国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鼎(1085年-1160年),字景仁,号静庵,南宋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在历史上以忠诚和才能著称,曾任宰相,后因政治斗争被贬。其作品多描写家国情怀,风格沉稳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赵鼎遭贬之后,反映了他对官场荣宠的淡泊以及对家庭生活的向往。在动荡的时代,诗人以此表达对安宁生活的追求和对家人的深厚情感。

诗歌鉴赏

《将归先寄诸幼》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纷乱时局的不满。诗的开头“扰扰干戈地”直接点明了时代背景,表达了对战乱的厌倦和对人际关系的深思,父子情在这种乱局中愈发显得珍贵。接着,诗人指出“人间正多故,身外复何营”,在世事纷繁与名利的对比中,展现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中“我已忘官宠,儿须办力耕”一语中流露出诗人对物质的超脱,他已不再追求官场的荣宠,而是希望儿子能够自立自强,传承家庭的耕耘精神。最后的“归家休歇处,团坐话无生”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团聚场景,体现了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强调家庭的温暖与和谐。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以及对家庭温情的深切向往,展现了赵鼎作为士人的风范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扰扰干戈地:开篇描绘了战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
  2. 悬悬父子情:在动荡中,亲情显得愈加珍贵,诗人感受到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3. 人间正多故:社会上事务繁杂,给人带来困扰,也暗示了对世事的无奈。
  4. 身外复何营:对名利的反思,诗人意识到身外的追求不如内心的平静。
  5. 我已忘官宠:表达了对官场虚荣的厌倦,强调了内心的选择。
  6. 儿须办力耕:希望子女能够自力更生,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期望。
  7. 归家休歇处:归家的愿望,表示对安宁生活的渴求。
  8. 团坐话无生:和家人团聚,谈论琐事,展现出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战乱与家庭生活的对比,突显出亲情的珍贵。
  • 反复:反复强调“身外”,加深了对名利的思考。
  • 意象:使用“团坐”展现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亲情的珍重与对名利的淡泊。诗人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战争和官场的厌倦,强调了家庭团聚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干戈:象征战争与动荡,反映出社会的混乱。
  2. 父子情:象征亲情,强调家庭关系的亲密和重要。
  3. 耕作:象征劳动与生计,体现出对自给自足的追求。
  4. 团坐:象征家庭团聚,展现出温暖与和谐的家庭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干戈”指的是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农田
    D. 家庭

  2.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渴望
    B. 疏远
    C. 崇拜
    D. 怀念

  3. 诗中“团坐话无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向往安宁的家庭生活
    C. 对未来的忧虑
    D.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中的家庭情感,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家园的忧虑;而《将归先寄诸幼》则更突出家庭的温暖与亲情。
  • 《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而《将归先寄诸幼》则更强调家庭的团聚。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